张杰院士:预计2045年在沪建成首个50赫兹百万千瓦级激光聚变电站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激光聚变“点火”与能量输出突破后,中国科研团队以自主创新“上海方案”加速推进激光聚变能源实用化,为人类提供清洁终极能源。
今日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分享领域最新进展。他透露,团队计划在2045年前后在上海建成首个50赫兹百万千瓦级激光聚变电站,有望为200万人口城市供电。
激光聚变被视为人类“终极能源”,具备能量密度极高(比化石能源高数百万倍)、燃料来源丰富、无碳排放与长期放射性废料、运行绝对安全等优势,其能量来源原理与宇宙恒星核聚变一致,人类目标是“将太阳能量搬至地球”。
全球主流聚变路径分为磁约束聚变与惯性约束聚变(以激光聚变为代表)。美国NIF采用“中心点火”方案虽已成功实现点火和能量输出,但存在激光转换效率低、反应过程不稳定等物理瓶颈,制约其向高增益、高重复频率的商业化发展。面对此挑战,中国提出全新的“上海方案”。
- 张杰院士于1997年提出激光聚变理论构想,带领团队在上海光机所“神光二号”等科研设施支持下,完成11轮大型物理实验,成功验证“先压缩后加热”关键技术路径,近期第11次实验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
- 团队已启动位于上海光机所北区的聚变研究基地建设,并规划发展路线:2030年提升聚变增益、突破50赫兹高重复频率关键技术;2035年开展激光聚变工程示范堆建设与验证;2045年建成百万千瓦级商业聚变电站并网发电。与聚焦10赫兹的美国路线图相比,“上海方案”直接挑战50赫兹,预计将使电价降低一半(美国预计2045年电价约0.37元/千瓦时)。
- 张杰院士认为,激光聚变能带来的能量密度跃升,不仅将重塑能源格局,更将带动上下游万亿级产业链,引发科技与社会变革,中国科学家正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张杰院士感慨道:“我们的梦想是用激光聚变点亮未来。庆幸生活在可以追梦、也能圆梦的时代与国家。”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21日:篮球明星杜兰特回应网友提议孩子取名组合名 表达兄弟之爱
- 2025年9月21日:中国花样滑冰队四个小项全获米兰冬奥参赛资格!
- 2025年9月21日:ATP拉沃尔杯赛场:阿尔卡拉斯不敌弗里茨,世界队保持领先
- 2025年9月21日:荣耀YOYO助理新增对话学习记忆能力,智能交互体验再升级
- 2025年9月21日:华硕电竞显示器迭代升级 新增“R”后缀优化体验
- 2025年9月21日:法国媒体团探秘比亚迪总部:中国新能源车领跑者技术炼成记
- 2025年9月21日:全球首台‘超导超磁’工业母机深圳投产,中国高端磁电装备实现重大突破
- 2025年9月21日:仰望U9 Xtreme刷新全球电车极速纪录,全球限量30台车型重磅登场
- 2025年9月21日:OpenAI神秘核心人物Bob身份引发行业热议
- 2025年9月21日:华为启动‘天工计划’:投入10亿元助力鸿蒙AI生态创新
- 2025年9月21日:马斯克新模型:9折实现Gemini 2.5性能,支持2M上下文
- 2025年9月21日:制造业500强榜单发布:通信设备、半导体行业领跑增长,展现产业升级新图景
- 2025年9月21日:库里与费德勒为拉沃尔杯网球赛进行挑边 跨界嘉宾添仪式感
- 2025年9月21日:从‘提振消费’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扩围筑牢经济增长根基
- 2025年9月21日:马斯克旗下XAI或计划融资100亿美元 马斯克回应称报道不实
- 2025年9月21日:AI录音卡市场爆发:巨头与华强北围猎,市场竞争激烈
- 2025年9月21日:企业助力 科研‘从0到1’获民间资金激活
- 2025年9月21日:卢煜明:一滴血筛肿瘤,可提前4 - 5年发现鼻咽癌
- 2025年9月21日:郑州交警曝光电动车违规行为:越线停车、闯红灯等成交通隐患
- 2025年9月21日:华为 HarmonyOS 6 开发者版本体验招募(二期)延期至 9 月 29 日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