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院士:预计2045年在沪建成首个50赫兹百万千瓦级激光聚变电站

2025年9月21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激光聚变“点火”与能量输出突破后,中国科研团队以自主创新“上海方案”加速推进激光聚变能源实用化,为人类提供清洁终极能源。
今日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分享领域最新进展。他透露,团队计划在2045年前后在上海建成首个50赫兹百万千瓦级激光聚变电站,有望为200万人口城市供电。

激光聚变被视为人类“终极能源”,具备能量密度极高(比化石能源高数百万倍)、燃料来源丰富、无碳排放与长期放射性废料、运行绝对安全等优势,其能量来源原理与宇宙恒星核聚变一致,人类目标是“将太阳能量搬至地球”。

全球主流聚变路径分为磁约束聚变与惯性约束聚变(以激光聚变为代表)。美国NIF采用“中心点火”方案虽已成功实现点火和能量输出,但存在激光转换效率低、反应过程不稳定等物理瓶颈,制约其向高增益、高重复频率的商业化发展。面对此挑战,中国提出全新的“上海方案”。

  • 张杰院士于1997年提出激光聚变理论构想,带领团队在上海光机所“神光二号”等科研设施支持下,完成11轮大型物理实验,成功验证“先压缩后加热”关键技术路径,近期第11次实验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
  • 团队已启动位于上海光机所北区的聚变研究基地建设,并规划发展路线:2030年提升聚变增益、突破50赫兹高重复频率关键技术;2035年开展激光聚变工程示范堆建设与验证;2045年建成百万千瓦级商业聚变电站并网发电。与聚焦10赫兹的美国路线图相比,“上海方案”直接挑战50赫兹,预计将使电价降低一半(美国预计2045年电价约0.37元/千瓦时)。
  • 张杰院士认为,激光聚变能带来的能量密度跃升,不仅将重塑能源格局,更将带动上下游万亿级产业链,引发科技与社会变革,中国科学家正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张杰院士感慨道:“我们的梦想是用激光聚变点亮未来。庆幸生活在可以追梦、也能圆梦的时代与国家。”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21 12
    激光聚变技术很酷,中国方案很先进
  • 网友9 2025-09-21 12
    技术发展一步步来,目前阶段成果不错,很期待
  • 网友8 2025-09-21 12
    能源领域技术突破,产业链潜力大,值得关注
  • 网友7 2025-09-21 12
    科技改变生活太神奇,希望早日看到成果
  • 网友6 2025-09-21 12
    上海能建这个电站太好了,用电更稳定了
  • 网友5 2025-09-21 12
    清洁能源发展是好事,对环保和未来很有帮助
  • 网友4 2025-09-21 12
    激光聚变前景光明,科技发展真快
  • 网友3 2025-09-21 12
    终于要实现终极能源了,以后环保问题能有新办法
  • 网友2 2025-09-21 12
    中国方案很有创新性,期待2045年电站建成
  • 网友1 2025-09-21 12
    这项技术太厉害了,清洁能源早点实现就安心了
查看“张杰院士:预计2045年在沪建成首个50赫兹百万千瓦级激光聚变电站”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