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研团队揭示生命早期母婴分离与共情能力损伤的神经机制

2025年10月1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童年时期的逆境(如母婴分离等)对成年后心理健康有深远影响。近日,上海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发文,首次系统阐明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如何导致成年后共情能力缺陷,并锁定“丘脑室旁核-前边缘皮层”神经环路这一关键机制。


研究构建小鼠模型发现,幼年期经历母婴分离的成年小鼠,对同伴疼痛的“感同身受”反应明显减弱。通过神经科学方法,科研人员精准定位到大脑中“丘脑室旁核-前边缘皮层”神经环路,揭示该环路是操控共情行为的关键开关。


同时,研究探索到简单干预方法——模拟母鼠舔舐的“社会性触摸”。在母婴分离期间进行这种轻柔抚摸,能预防小鼠成年后共情缺陷,增强神经环路兴奋性。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童年应激对共情能力的影响机制,还为理解早期关爱与大脑健康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干预童年创伤相关社交障碍指明方向。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10 16
    研究通过动物模型揭示了机制,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基础,科学过程严谨。
  • 网友9 2025-10-10 16
    早期关爱保护大脑机制揭示,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很欣慰看到研究进展。
  • 网友8 2025-10-10 16
    神经环路机制很专业,但应用方向很明确,临床价值很高。
  • 网友7 2025-10-10 16
    说人话就是小孩小时候和妈妈split了,大了共情力不好,现在知道怎么做了。
  • 网友6 2025-10-10 16
    共情能力对人际关系影响大,早期环境确实关键,这个研究很实用。
  • 网友5 2025-10-10 16
    关爱很重要,通过触摸干预很温暖,感觉这项研究很有意义。
  • 网友4 2025-10-10 16
    神经环路机制研究很深入,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很值得关注。
  • 网友3 2025-10-10 16
    老师,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要多关心小朋友,不然影响共情能力哦。
  • 网友2 2025-10-10 16
    原来母婴分离对共情能力有影响,科学机制很新奇,要保护孩子情感发展。
  • 网友1 2025-10-10 16
    很关注孩子的成长,这项研究对家长很有帮助,要重视孩子早期关爱。
查看“上海科研团队揭示生命早期母婴分离与共情能力损伤的神经机制”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