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不必强忍 | 世界镇痛日:科学管理疼痛,关爱癌痛患者

2025年10月2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是世界镇痛日,国际疼痛学会设立这一健康主题,旨在深化人们对疼痛管理,尤其是癌痛患者的认知。门诊中,常有受癌痛困扰的患者前来求助,癌痛如同无形的枷锁,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事实上,患者不应一味忍受癌痛,科学管理、规范用药,才能保障生活质量、维持后续治疗。


止痛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无痛睡眠,最佳目标是基于此实现无痛休息,甚至无痛活动。癌痛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能是隐痛、胀痛,也可能是刺痛、绞痛,疼痛程度与部位、机制、持续时间等有关,大致可分为躯体性癌痛和内脏性癌痛;按病理机制可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按疼痛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与暴发性疼痛。


走出疼痛认知误区是关键。很多患者和家属对癌痛存在认知误区,如:


  • 误区1:止痛药省着用,怕加量、怕成瘾。遵医嘱及早规范使用止痛药,可将癌痛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发展为难治性疼痛。医生会动态调整药物剂量,发生成瘾风险极低。

  • 误区2:忍忍就过去了,能不吃药最好。忍痛危害大,引发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按时用药能维持血药浓度,避免疼痛反复。

  • 误区3:使用强效止痛药,意味着没救了。疼痛不一定是肿瘤进展,约75%癌痛由肿瘤直接引起,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越早规范治疗效果越好。

  • 误区4:一旦出现副作用,就要立即停药。多数副作用初期可应对,贸然停药可能导致疼痛反复,需遵医嘱处理。


向医生准确表达疼痛是重要环节。常规评估每天至少1次,量化评估用数字评分法(0~10分),老年人等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或面部表情量表法。动态监测疼痛变化、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用药原则是核心。药物治疗遵循阶梯给药、口服优先、按时给药、个体化剂量等原则。常用止痛药有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辅助镇痛药。“三阶梯”原则中,轻度疼痛用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用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增强效果,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药量。


现代癌痛管理是“药物+非药物”复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热敷、针灸)、微创治疗(神经阻滞)、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运动处方(散步、太极)、社会支持(亲友关爱、病友互助)等,全方位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疼痛作为重要生命体征,有效管理是医疗照护核心环节,癌痛并非不可逾越,不应成为患者负担。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0 20
    遵守医嘱是关键,疼痛治疗要规范
  • 网友9 2025-10-20 20
    肿瘤患者疼痛管理太重要了,应该普及知识
  • 网友8 2025-10-20 20
    尊重疼痛,科学治疗,让患者更舒适
  • 网友7 2025-10-20 20
    希望更多人了解癌痛管理,关爱患者
  • 网友6 2025-10-20 20
    原来止痛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后要按规定来
  • 网友5 2025-10-20 20
    学习这些方法后,能更好地帮助癌痛患者了
  • 网友4 2025-10-20 20
    疼痛不是必须忍的,应该及时治疗
  • 网友3 2025-10-20 20
    世界镇痛日让我们重视疼痛管理,支持患者
  • 网友2 2025-10-20 20
    医生指导很重要,规范用药能缓解疼痛
  • 网友1 2025-10-20 20
    现在知道癌痛要科学管理了,别再忍了
查看“癌痛,不必强忍 | 世界镇痛日:科学管理疼痛,关爱癌痛患者”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