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彻底停产?轻薄设计下的功能取舍引争议

2025年10月23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10 月 23 日消息,苹果刚推出的 iPhone Air 竟然传出停产消息,这让不少关注该机型的人意外。其实从预售和发售情况就能看出端倪:海外预售库存堆积,成为苹果近年唯一未卖完的旗舰机型;国内则因 eSIM 审批延迟,错过国庆、双十一销售窗口,后续订单也连年下滑。

有投资机构称,苹果计划到 2025 年底削减该机型 100 万台产能,转而将生产线投向更畅销的机型,如 iPhone 17 基础款、Pro 系列等,这被看作是“弃车保帅”的迹象。

为何 iPhone Air 会“凉”得这么快?咱们从几个角度分析:首先是“为了轻薄,功能被砍”的设计问题。

  • 电池与续航的妥协:为达成 5.6mm 极致厚度、165g 重量,电池缩水至 3149mAh,对比目前主流 5000mAh 普及机型,重度使用仅能维持 5 - 6 小时,出门需额外备外接电池,本为追求轻薄却变成“买手机送累赘”。
  • 配置缩水:单摄像头、单扬声器,连接口为老旧 USB 2.0,网友吐槽“配置不如千元安卓机”,基础功能都难以满足现代使用需求。
  • 散热问题:A19 Pro 芯片塞入超薄机身,玩 15 分钟游戏即降频、机身温度飙至 45℃,夏天揣兜都觉烫,长时间使用体验差。

其次是 eSIM 的“水土不服”:苹果推行全球统一策略,却未考虑国内用户实际(需线下营业厅办卡、补换卡每月限 5 次、出国漫游操作繁琐等),与海外版本支持 8 张 eSIM 差距明显,引发国内用户吐槽。

最后是定价与定位误区:7999 元起售价处于尴尬区间(比标准版贵 2500 元却缺高刷屏、双摄;比 Pro 系列便宜 800 元却性能、影像差距大),开售就破发,第三方平台降价,闲鱼残值低,说明市场不认可其定位。

小雷认为,iPhone Air 的结局本质是苹果对市场需求的误判。类似之前 iPhone mini、Plus 系列也因定位问题失败,可见苹果对市场方向把握不足。不过苹果也未完全翻车,此次 3D 打印钛合金、eSIM 技术或为未来折叠屏 iPhone 做试验,也算为创新做铺垫。但现阶段,用户更看重手机实用性,而非“炫技式创新”的轻薄设计。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3 16
    等降价再考虑,现在这价格和功能不匹配
  • 网友9 2025-10-23 16
    配置缩水太明显,连基础功能都做不好,苹果这次失误
  • 网友8 2025-10-23 16
    苹果这回搞砸了,原来用户想要的不只是轻薄
  • 网友7 2025-10-23 16
    我需要实用手机,这类的轻薄设计不符合商务需求
  • 网友6 2025-10-23 16
    从科技发展看,过度追求外观影响用户体验,这款设计缺乏长远考虑
  • 网友5 2025-10-23 16
    我喜欢轻薄,但如果功能少,我选安卓中端机
  • 网友4 2025-10-23 16
    企业采购选这手机不合适,功能不全效率低
  • 网友3 2025-10-23 16
    苹果这回是“轻薄至上”的乌龙,功能缩水成笑话
  • 网友2 2025-10-23 16
    现在手机这么智能,他这设计太不友好,老人学不懂
  • 网友1 2025-10-23 16
    这手机为轻薄牺牲太多,续航和配置太坑,不值得买
查看“iPhone Air彻底停产?轻薄设计下的功能取舍引争议”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