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虚假案例干扰司法程序,法院对原告代理人提出批评

2025年10月28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人工智能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信息干扰司法程序的情况。近日,北京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暴露了这一问题。

在一场由股权代持引发的商事纠纷诉讼中,原告代理人提交了援引最高人民法院等案件的书面意见。但这些参考案例经核实是AI生成的虚假内容,与真实案件事实不符。

法官经质询后,原告代理人承认是通过AI生成并直接提交,最终法院未采纳其该部分意见,并在判决书中批评其行为。

法官总结出AI生成虚假案例的三个特征:

  • 案号编排存在规律化痕迹
  • 案情描述过度贴合需求场景
  • 难以通过检索方式进行验证

法官提示法律从业者正确使用AI,对生成内容要严格审查,法院也会加大审查力度,确保司法信息真实可靠。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8 16
    今后不管用啥工具,都得保证信息真实,维护司法秩序很关键。
  • 网友9 2025-10-28 16
    不管用啥技术,都得真实可靠,虚假情况不行,得引以为戒。
  • 网友8 2025-10-28 16
    以后打官司用AI案例要注意,法官可能直接说‘这是假的,别闹了’。
  • 网友7 2025-10-28 16
    自己以后用资料也得审核,不能直接用AI生成的,要真实才行。
  • 网友6 2025-10-28 16
    法律行业用AI得谨慎,必须核实信息,不能随便用虚假案例。
  • 网友5 2025-10-28 16
    以后用AI要加验证步骤,不然容易出错,这次教训深刻。
  • 网友4 2025-10-28 16
    这种搞虚假的情况,以后得注意,维护司法公正很重要。
  • 网友3 2025-10-28 16
    以后用资料得审核,不能直接用AI生成的,得保证真实可靠才行。
  • 网友2 2025-10-28 16
    AI生成虚假案例干扰司法,以后代理人得小心,多核对真实案例才好。
  • 网友1 2025-10-28 16
    这事儿提醒了,以后打官司用案例得核实,不能信AI生成的虚假内容,得引以为戒。
查看“AI生成虚假案例干扰司法程序,法院对原告代理人提出批评”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