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梁正:理性看待AI发展,中国在场景优势中破局
 
            (图片来自网络)
对话梁正:理性看待AI发展,中国在场景优势中破局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丽娟近期采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围绕人工智能(AI)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01 从“功能崇拜”回归“落地理性”
梁正表示,近三年来人工智能讨论热度攀升,行业从“功能崇拜”逐步回归“落地理性”。前两年聚焦大模型新奇功能,今年GPT - 5等发展让行业清醒:核心是降低幻觉、提升安全性与准确性。如今AI已从“工具化探索期”进入“社会化适配期”,需解决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等工程问题(非原理突破),而非持续追求“功能新奇”。
AI是否超越人类?梁正认为现阶段说这太早,AI仅能替代初级岗位(如财务审核、初级律师工作),复杂决策仍需人工复核,且需重点关注“物理智能”(如机器人、自动驾驶、药物研发)等真正增量空间。
02 中国人工智能的“短板”与“长板”
针对“我国工业自动化应用不足”的观点,梁正指出我国存在短板,但也具备长板: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条完整,在工业机器人、智能硬件等场景有应用优势。虽工业软件较弱,但落地速度快,可借AI探索新工业化模式。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全球“第三阵营”,但AI提供“换道超车”机遇——以“AI + 场景”优势推进工业化,而非补工业软件短板。
03 AI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AI给中国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可结合光伏、电动汽车等优势产业升级,创新“AI + 硬件”“AI + 公共服务”等新场景,形成独特落地路径。但风险需警惕:技术风险(如大模型“幻觉”可能导致电网、医疗等错误决策)、社会风险(初级岗位替代明显,部分年轻人就业难;孩子过度依赖AI影响交流)、国际风险(引发全球分工变化与文明挑战)。
04 AI监管的原则与方向
中国AI监管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向善为民”——监管并非限制发展,而是保障安全、服务人类。中国路径为:以场景优势补技术短板,完善法规、推进安全评测、标识生成式AI内容等,同时推动国际AI合作(如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明确“禁区”(如禁止用AI制造生化武器)。
最新新闻
- 2025年10月31日:中国男篮队长赵睿当选全运会火炬手,奥运冠军杨景辉任第一棒 火炬传递名单出炉
- 2025年10月31日:苏亚雷斯谈长春亚泰保级:与北京国安比赛必须取胜
- 2025年10月31日:教育家精神践行者蒲毅:以智慧课堂点亮乡村教育
- 2025年10月31日:全球媒体聚焦 APEC绿色发展十四年 中国贡献成关键
- 2025年10月31日:量子力学百年:宏观量子现象的诺贝尔奖突破
- 2025年10月31日:43岁胡歌再传喜讯,《风禾尽起张居正》官宣引全网期待
- 2025年10月31日:古二曝《繁花》录音 王家卫吐槽唐嫣 秦雯内涵刘诗诗引发娱乐争议
- 2025年10月31日:香港演员甄志强突发离世,生前飞上海备赛,疑运动诱发心脏病
- 2025年10月31日:辛芷蕾让座事件:从电灯泡到主动退让,內娱人情世故直观呈现
- 2025年10月31日:巩俐再婚六年,77岁丈夫用六个字评价妻子,比张艺谋更懂她引发热议
- 2025年10月31日:津门虎球员多伤情或影响对阵泰山比赛
- 2025年10月31日:英超保级形势分析:森林有望反弹,埃弗顿和西汉姆联需警惕
- 2025年10月31日:库利巴利曝曼联曾给那不勒斯1亿欧报价未成功
- 2025年10月31日:41900个运动场馆,展现大湾区运动活力新篇章
- 2025年10月31日:中国海上风电工程:追‘风’绿能,点亮海洋绿色发展
- 2025年10月31日:数说“十四五”河北答卷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谱新篇
- 2025年10月31日: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擘画蓝图
- 2025年10月31日:新发展理念见证发展巨变 创新驱动铸就产业优势
- 2025年10月31日: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体验无人驾驶eVTOL是啥感觉?
- 2025年10月31日:两岸观察: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势不可挡?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