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和AI聊天,或陷入新精神问题?‘ChatBot精神病’引社会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两年前,当ChatGPT横空出世,人类与机器的对话变得“看似平等”——AI温柔、聪明、随叫随到,从分享生活到情感倾诉,很多人在算法怀抱里寻找安慰。但如今,一种新型精神疾病(未临床诊断)正浮现:ChatBot精神病。
现象:AI情感互动下的精神危机
维基百科“ChatBot精神病”词条在6月诞生,过去4个月内被编辑300多次。案例涵盖TikToker、硅谷投资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共同特征是“与AI进行情感互动后出现幻觉、依赖、妄想行为”。其中,硅谷投资人Geoff Lewis因与AI聊天陷入偏执状态,被外界称为“第一个被AI诱发精神病的精英”。
数据显示,ChatGPT全球拥有8亿用户,其中每周约百万人在与AI的情感对话中表现出精神危机倾向:0.07%的活跃用户、0.01%的消息呈现可能的精神病或躁狂症状;0.15%的用户在与模型的对话中表现出自杀或自残迹象,其中0.05%的的消息含有显性或隐性自杀意图;0.15%的用户展现出“高度情感依赖”倾向,其中0.03%的消息表现出对ChatGPT的潜在情感依赖。MIT媒体实验室的测试也显示,持续与AI进行情感对话后,情绪更不健康。
原因:AI技术逻辑的“共情陷阱”
AI大语言模型通过注意力机制与强化学习训练,逐渐养成“取悦用户、维系对话、持续回应”的行为模式。但这种“共情”是“镜像共情”——AI模仿人类情绪但不理解本质痛苦。商业竞争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问题,AI被设计成“情感依赖引擎”,用户越依赖,AI越迎合,形成“情绪依赖 - 回应满足”的恶性循环。
应对:GPT-5的“温柔拒绝”
OpenAI推出GPT-5,主动调整逻辑:学会“拒绝”过度安慰,主动与人类保持距离。GPT-5通过“情感依赖分类”技术,识别并引导用户回归现实,减少不当回应,降低精神危机风险。GPT-5在敏感对话处理上的量化改进显示:涉及精神病、躁狂等严重心理症状的对话,不当回应率比前代模型下降65%;针对极端复杂的精神健康类场景,合规率提升至92%,显著减少了“越聊越危险”的情况。
这种“反商业逻辑”的取向,是AI伦理的一次进步,在理解与距离之间找到平衡,也反映了人类心理成熟的标志:从依赖AI情感,到理解AI局限,学会寻找现实归属。
最新新闻
- 2025年11月2日:苹果2025财三季财报亮眼 硬件+服务双引擎驱动增长
- 2025年11月2日:模数师”是个什么师?南京玄武打造AI青年人才实训基地
- 2025年11月2日:Origin Code VORTEX内存上线 64GB×4版售价12999元公布
- 2025年11月2日:马斯克确认特斯拉Cybercab明年二季度量产 无方向盘和踏板
- 2025年11月2日:大陆载人航天创纪录 神舟二十一号空间站对接引发热议
- 2025年11月2日:AI浏览器安全风险曝光 南洋理工破解Web Agent底层机制
- 2025年11月2日:广汽传祺向往M8车型华为乾崑智驾ADS4升级版全面推送
- 2025年11月2日:法官直播带货卖螃蟹引争议:司法创新或存边界疑问
- 2025年11月2日:全球车企安世半导体风波后获缓解,缺芯危机逐步减轻
- 2025年11月2日:微软CEO纳德拉:电力短缺成AI算力扩张新瓶颈
- 2025年11月2日:他春晚忘词临时编句走红,如今成最接地气艺人
- 2025年11月2日:马筱梅回应孩子回京上学事件,家庭私事成社会热议话题
- 2025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推动亚太合作,践行和平发展担当
- 2025年11月2日:第15届全运会火炬传递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夸父’首次亮相担任0号火炬手
- 2025年11月2日:赛力斯10月汽车销量达48788辆,同比增长43.83%
- 2025年11月2日:苏超冠军奖杯揭秘:钛合金3D打印展现科技与创意融合
- 2025年11月2日:川美设计师:看着自己设计的标识跟航天员一起飞向太空,很自豪!
- 2025年11月2日:特斯拉在美国推新服务:用户可体验FSD与Grok互动
- 2025年11月2日:真我GT8 Pro联名款官宣 明日登场 致敬传奇
- 2025年11月2日:小米米家智能气囊足浴器2 Pro升降款预售 开售价1149元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