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直播间‘大实话’引争议:“情绪消费”该理性回归

2025年11月8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近期,泡泡玛特直播间工作人员对话流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公众对“情绪消费”现象的深度探讨。


11月6日晚,泡泡玛特直播间相关工作人员对话被流出,对话中提及盲盒价格相关内容,引发舆论热议。品牌回应已启动调查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处理”,但“不会开除涉事员工”。这段私下对话让消费者重新审视“情绪消费”的合理性。


什么是“情绪消费”?


随着社会物质需求满足,消费升级后,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仅满足使用功能,更追求情绪价值、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盲盒作为“情绪消费”典型案例,其价值核心在于打开瞬间的惊喜、社交平台上的IP认同与交流乐趣,而非其实用功能。当前“情绪溢价”带来的价格提升,在合理范围内可被理解,但过度包装易引发“情绪性消费”。


“情绪性消费”的隐患


社交媒体、大数据的催化下,消费行为被包装、跟风,消费者难以自主把控情绪价值,易被营销策略裹挟。此次事件在直播间等场景中暴露了商品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引发公众对商家对情绪价值的利用方式反思。


启示与展望


商家需回归商品本质,消费者要理性判断。商品价格不应脱离其价值本身,消费者支持尊重消费者、用心做好产品、定价真诚的品牌,方能促使市场走向更健康的竞争环境。盲盒等消费领域需规范定价,回归务实理念,让消费真正回归价值本身。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1-08 14
    从经济角度看,情绪价值影响定价,需要规范
  • 网友9 2025-11-08 14
    盲盒好玩,但价格可以理解,商家也得考虑我们
  • 网友8 2025-11-08 14
    情绪消费是趋势,但过度的话会伤品牌,要把握度
  • 网友7 2025-11-08 14
    现在消费要务实,别光看情绪,不然会吃亏
  • 网友6 2025-11-08 14
    商家得靠品质定价,不能靠情绪,不然会失信任
  • 网友5 2025-11-08 14
    以后购物要更理性,不能被忽悠,得看价值
  • 网友4 2025-11-08 14
    从消费心理角度,情绪消费是需求升级,企业有责任
  • 网友3 2025-11-08 14
    盲盒有趣,但价格高有点问题,商家要为消费者着想
  • 网友2 2025-11-08 14
    现在购物得算清楚,不能被情绪带,要考虑价值
  • 网友1 2025-11-08 14
    消费要理性,商家不能光靠情绪营销,得考虑消费者
查看“泡泡玛特直播间‘大实话’引争议:“情绪消费”该理性回归”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