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医生柯棣华:32岁生命书写中印抗战情谊

2025年8月8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1938年,28岁的印度医生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毅然加入印度援华医疗队,为表达援华决心将原名改为'柯棣华'。抵达延安后,他主动请缨前往晋东南前线,仅13天救治伤员800余名,其中585人接受手术。

在晋察冀军区工作期间,柯棣华不仅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更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中文编写医学教材。面对疟疾与癫痫反复发作,他坚持拒绝回印度治疗,1942年7月在党旗下庄严加入中国共产党。

临终前一日,他仍为村民郝庆顺实施阑尾炎手术。1942年12月9日,这位年仅32岁的国际友人因病逝世。毛泽东在挽词中写道:'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他于1941年题写的'抗战必胜',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最终赢得胜利的精神坐标。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08 18
    年轻时就懂得为共同理想献身,比现在很多年轻人强多了
  • 网友9 2025-08-08 18
    当年那些外国朋友,真的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家
  • 网友8 2025-08-08 18
    从历史细节里看到中印友谊的深厚根基
  • 网友7 2025-08-08 18
    作为医学生,他带病工作的精神太值得学习了
  • 网友6 2025-08-08 18
    原来'柯棣华'三个字背后是这么感人的故事
  • 网友5 2025-08-08 18
    白求恩是国际友人,柯棣华也是,中国人永远记得
  • 网友4 2025-08-08 18
    看到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柯棣华就是外来的'少年强'
  • 网友3 2025-08-08 18
    32岁就为他国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这种格局太难得
  • 网友2 2025-08-08 18
    国际主义精神太震撼了,这才是真正的跨国友谊
  • 网友1 2025-08-08 18
    课本里没写过的故事,原来英雄就在身边
查看“印度医生柯棣华:32岁生命书写中印抗战情谊”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