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信物·时空对话|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40天救亡奇迹

2025年8月2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编者按】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中华儿女共御外敌,抗战信物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现推出《抗战信物·时空对话》系列,以“信物”为媒介,邀请当代青年与抗战亲历者后人对话,重温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探寻跨越时代的青春信念。


在重庆北碚的卢作孚纪念馆展厅,一艘微缩的“民俗”轮模型静静伫立,它见证了87年前长江上的“宜昌大撤退”——这场历时40天的救亡奇迹,由卢作孚先生指挥完成。


“这艘船模的原型是民生公司的轮船,”卢作孚纪念馆青年讲解员蒲仁杰介绍,1938年,卢作孚用这一艘艘民生轮船,为中国保住了最后的工业火种。他指挥的“宜昌大撤退”,堪比欧洲“敦刻尔克大撤退”,堪称中国战争史上的壮举。


年轻人讲解员蒲仁杰始终思索:那段“昼夜抢运,人休船不休”的历史,藏着多少未被讲述的细节?当他寻访卢作孚后人,为历史补上“血肉温度”时,更深刻理解了民族脊梁的力量。


作为民族航运先驱,卢作孚早年以“实业救国”为志,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统一长江上游航运,打破外国垄断。到1937年抗战前,民生公司成为当时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


1938年10月,宜昌危在旦夕,囤积着重要军工物资与人员。卢作孚临危受命,采用“三段航行法”等策略,仅40天就完成撤退:22艘轮船、约2000只木船昼夜抢运,未沉一船、无一人伤亡,成功转移3万余人员和近9万吨物资,保存了民族工业命脉。


“‘没有停顿一个日子,或枉费一个钟点。’卢作孚用行动践行‘服务社会、便利人群’的理念。抗战期间,民生公司运送大量人员与物资,自身也承受巨大损失,却为抗战胜利贡献关键力量。”民生实业(集团)董事长卢晓钟说道。


如今,卢作孚纪念馆的“民俗”轮模型、抢救历史资料等“信物”,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的纽带,让后人铭记抗战精神,传承奋斗信念。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0 16
    历史信物连接了过去和现在,感悟很深。
  • 网友9 2025-08-20 16
    没想到航运撤退这么复杂,佩服当时的组织能力。
  • 网友8 2025-08-20 16
    卢作孚的精神一直闪耀,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
  • 网友7 2025-08-20 16
    这种报道很正能量,能激励我们为时代奋斗。
  • 网友6 2025-08-20 16
    抗战时期的故事像电影一样,能让我们铭记历史。
  • 网友5 2025-08-20 16
    卢作孚的实业救国实践,体现了历史智慧,很佩服。
  • 网友4 2025-08-20 16
    这些历史信物重现历史,很震撼,民族精神值得传承。
  • 网友3 2025-08-20 16
    通过报道更懂抗战时的人民智慧,很受教育。
  • 网友2 2025-08-20 16
    卢作孚指挥的撤退像奇迹,为中国保下工业火种,太感动了。
  • 网友1 2025-08-20 16
    这历史故事太精彩了,卢作孚太伟大了,要永远记住他!
查看“抗战信物·时空对话|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40天救亡奇迹”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