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非遗传承焕发生机

2025年8月2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立足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西藏通过系列措施推动非遗从静态保护转向活态创新,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据相关统计,西藏现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60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名,中央和西藏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73亿元用于非遗保护等。


以下是西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传承情况:



  • 普兰服饰:普兰县科迦村村民身着该服饰,服饰由袍子、披风等组成,妇女服饰设计精美如孔雀开屏,装饰有黄金等材质,一套重达20多公斤,是当地特色非遗,被列入保护项目。

  • 果尔孜舞:普兰县西德村村民表演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果尔孜舞”,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沿袭传统口口相传方式。

  • 宣舞:札达县群众在古格王国遗址脚下表演“宣舞”,该舞融合藏戏、舞蹈等传统艺术,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自治区级传承人活跃于传承活动。

  • 噶尔传统服饰:噶尔县群众展示“噶尔传统服饰”,该服饰由羊羔皮和呢子制成,制作简易且保暖,地区级传承人介绍其特色,是当地非遗代表。

  • 谐巴谐玛:日土县群众演唱“谐巴谐玛”,该非遗有多个唱腔法与舞步,展现当地文化魅力。

  • 革吉服饰:革吉县艺术团演员身穿“革吉服饰”表演,男女服饰各有特色,在文化活动中展现非遗风貌。

  • 森郭服饰:改则县群众穿着“森郭服饰”(又称“五彩彩虹服”),该服饰由五种颜色氆氇制成,在文化场景中展示。

  • 磁石“帕”卓:措勤县艺术团表演该非遗舞蹈,近年来被改编为校园课间操,推动非遗走进青少年。


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不仅让传统文化得到守护,更通过创新形式让非遗焕发青春,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0 20
    非遗与现代结合很有创意,感觉传统文化更有吸引力了。
  • 网友9 2025-08-20 20
    从小喜欢这些传统,现在看到传承很欣慰,希望继续努力。
  • 网友8 2025-08-20 20
    西藏非遗项目丰富,保护与创新发展值得肯定。
  • 网友7 2025-08-20 20
    年轻人应该多了解非遗,这样文化才能延续下去。
  • 网友6 2025-08-20 20
    非遗的活态传承很棒,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
  • 网友5 2025-08-20 20
    这些传统服饰和舞蹈很有意思,希望以后有更多互动活动。
  • 网友4 2025-08-20 20
    西藏非遗保护工作做得好,让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真好。
  • 网友3 2025-08-20 20
    看到非遗传承动态创新,感觉传统文化更有活力了。
  • 网友2 2025-08-20 20
    这些非遗项目很有特色,应该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
  • 网友1 2025-08-20 20
    非遗传承很重要,能让我感受到文化自信,应该继续支持!
查看“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非遗传承焕发生机”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