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迁九度:同济大学战火中的精神校址

2025年8月8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1937年淞沪会战炮火轰鸣,同济大学吴淞校区化为焦土。校舍倾颓之际,师生们背起行囊踏上迁徙之路。九年间,学校跨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九省,六次辗转,从未停办一课。

从上海到浙江、江西、广西,再到贵州遵义,最后扎根云南昆明。每到一地,师生们便在简陋校舍中重建课堂,用粉笔写就民族希望。校址虽在变,'同舟共济'的校训却始终如一。正如校史记载:'校址可迁,精神不灭;山河破碎,文脉长存。'

如今,同济大学校史馆珍藏着当年迁校路途中的地图、手稿与老照片。这些泛黄的纸页,记录着知识分子以学术救国的担当,也印证了毛泽东所言:'全国老百姓动员起来,就能铸就胜利的汪洋大海。'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08 21
    建议所有大学生必看这段历史,才知道今天书桌来之不易
  • 网友9 2025-08-08 21
    校史纪录片看了三遍,每次都是泪目
  • 网友8 2025-08-08 21
    爷爷说他们那代人读书条件比现在差多了,但精神更硬气
  • 网友7 2025-08-08 21
    90后表白:同济人当年用脚步丈量山河,我们也要用知识报国
  • 网友6 2025-08-08 21
    校训'同舟共济'原来这么厚重,感觉被教育了
  • 网友5 2025-08-08 21
    六次迁校却从未辍学,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国情怀
  • 网友4 2025-08-08 21
    现在大学生总抱怨学习苦,看看当年的迁校路啊
  • 网友3 2025-08-08 21
    校史馆去过了,那些老照片看得人眼眶发热
  • 网友2 2025-08-08 21
    同济精神才是真正的'永不消逝',现在学生应该多学学
  • 网友1 2025-08-08 21
    这哪是迁校,分明是用脚步写就的抗战史诗!
查看“九迁九度:同济大学战火中的精神校址”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