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籍博士生在天津实验室践行“光明之约”——从故乡停电到能源科技探索

2025年8月23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标题:从故乡停电夜到天津实验室:一名巴基斯坦籍博士生的“光明之约”


中新网天津8月22日电 题:从故乡停电夜到天津实验室:一名巴基斯坦籍博士生的“光明之约”中新网记者 孙玲玲


22日,在天津大学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生穆罕默德·沙拉尔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人工智能算法。屏幕上的数据曲线不断跳动,他正努力研发一套基于AI的综合能源实时仿真系统,希望为未来智慧城市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寻找最优解。


科研背景与动力:穆罕默德·沙拉尔的家乡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南部的德拉加齐汗村,那里常年饱受沙尘暴和强风困扰,电力供应时断时续。“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突然陷入黑暗的夜晚。”他回忆道,“那时我就想,是否有某种科技可以为像我家乡这样的地方提供便宜又稳定的电力。”


带着这份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穆罕默德·沙拉尔不断追求学业上的进步。2016年,在巴基斯坦苏库尔工商管理学院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后,他曾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的政府部门参与开发并维护一套用于公共安全的集成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IC3系统)。但技术应用的局限性让他意识到,必须掌握更先进的知识。


“我意识到,新技术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依然是我的心之所向,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令人瞩目,特别是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的结合,这正是我想探索的方向。”


中国求学与实验室探索:2018年,穆罕默德·沙拉尔考入中国华北电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开始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预测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能源系统建模领域产生浓厚兴趣。2024年6月,他到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聚焦城市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存储的预测与优化。


“人工智能就像一把‘金钥匙’,能打开能源系统优化的大门。”穆罕默德·沙拉尔解释说,AI技术可以精准预测电池寿命,优化电网调度,这对偏远地区的电力稳定供应至关重要。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电网团队在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让他有机会进行前沿探索。


导师与团队评价:穆罕默德·沙拉尔的博士生导师徐弢教授表示,他展现出强烈的科研探索精神,对中国在绿色能源与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成果兴趣浓厚。沙拉尔多次希望将中国先进技术带回巴基斯坦,为家乡能源系统升级贡献力量。


城市文化与文化启发:学习之余,沙拉尔喜欢漫步天津街头。“五大道的历史建筑让我着迷,海河两岸的现代景观又充满活力,”他笑着说,“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给我的研究带来很多启发。”天津峰会筹备中焕发出崭新风采,也让沙拉尔深受感染。作为上合组织国家成员留学生,他还参与节目分享对天津城市发展的观察,认为新能源技术不仅要创新,更要可靠耐用。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沙拉尔计划毕业后继续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将中国技术带回家乡,让更多偏远地区用上清洁可靠的电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科技合作。


在天津大学实验室里,穆罕默德·沙拉尔的努力不仅承载着个人科研梦,更谱写着中巴科技合作新篇章。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3 15
    以后家乡用电稳定了,生活方便,很有希望。
  • 网友9 2025-08-23 15
    这样的留学生故事,有正能量,值得传播。
  • 网友8 2025-08-23 15
    高校实验室与留学生合作,能推动技术转化。
  • 网友7 2025-08-23 15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案例,很有意义。
  • 网友6 2025-08-23 15
    为偏远地区供电的科技进展,很感动!
  • 网友5 2025-08-23 15
    AI结合能源系统的研究方向很前沿,值得学习。
  • 网友4 2025-08-23 15
    能学到这些先进技术,以后学习方向有榜样了。
  • 网友3 2025-08-23 15
    没想到年轻人用科技解决乡村用电,很新颖。
  • 网友2 2025-08-23 15
    这种科技合作能解决家乡电力问题,值得推广。
  • 网友1 2025-08-23 15
    博士学习人工智能助力能源,太棒了,为家乡带技术很棒!
查看“巴基斯坦籍博士生在天津实验室践行“光明之约”——从故乡停电到能源科技探索”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