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辽宁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图片来自网络)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来源:人民网)
秋凉初至,辽河两岸水清岸绿,科尔沁沙地林海翻波,铁西宝马工厂绿意盎然……行走辽沈大地,目之所及皆是生态向好、振兴向上的生动景致。“十四五”以来,辽宁以污染防治守护绿水青山,以生态修复填补环境短板,以产业转型激活绿色动能,从江河湖泊的水质改善到沙化土地的披绿生金,从废弃矿区治理到绿色工厂遍地开花,有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辽宁”正在从愿景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一河清水唤醒两岸生机
傍晚,锦州市东湖森林公园长堤铺绿、锦水回纹。69岁的李秀松带着小孙子在这里散步。“以前这边的河水又黑又臭,夏天我们都不敢开窗。现在水清了,孩子们也愿意过来玩,空气好,心情更好!”李秀松的话,道出了很多锦州市民的心声。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锦州东湖森林公园考察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锦州市东湖森林公园。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百姓生活之变的背后是生态环境之变。过去五年,小凌河的治理从紧盯污染指标变成了服务幸福生活。小凌河沿岸累计建成了54公里的滨河生态廊道,沿小凌河修建了10余公里的绿化带,并将小凌河北岸129万平方米的河滩荒滩树林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十四五”期间,包括小凌河在内,锦州5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从前的臭水沟成了秀美风景线。生态改观带动了城市文旅的跳跃式发展,过去五年,锦州文旅热度持续攀升,旅游综合收入翻了一番还多,今年截至目前,接待游客量又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近30%。仅东湖森林公园附近的早市、夜市平均每日客流量就超过10万人,其中70%都是外地游客。
再看全省。截至2024年,辽宁省共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一万余个,从一点一滴入手治理河流污染。2024年,辽宁省河流水质国考断面优良比例为90%,比2021年同期改善6.7个百分点,全省消灭了劣Ⅴ类水体。曾经遭受污染的辽宁母亲河辽河达到良好水质。前不久,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联合签发了《辽宁省总河长令》。其中提出,要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要构建各具特色的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发“河湖+”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和项目,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这是“十四五”以来,辽宁连续发布的第6个“总河长令”。这一系列河长令的内容从“河湖‘清四乱’”到“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再到幸福河湖建设,要求越来越实、指标越来越细,一条由“治污”到“惠民”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到2030年,辽宁要在已有94条(段)幸福河湖段基础上,再建成77条(段)幸福河湖,涉及总河流长度4700公里、流域面积4.77万平方公里。
“要治沙,也要致富!”走进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的蒿柳养蚕试验田里,满是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柞蚕宝宝正在努力地啃食着鲜美多汁的蒿柳叶,为接下来的作茧储备能量。“按现在的行情,一亩地产出的蚕茧少说也能卖2000元。”攥着蒿柳叶子,彰武草原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国辉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阜新市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2023年8月,辽宁在全国率先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2年时间,已完成综合治理8年总任务的40%。辽宁千里阻沙带平均宽度由11公里拓宽至31公里。过去的五年里,这里的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林地面积也首次超过土地沙化面积。在防风固沙带里,根系发达的蒿柳一直是“先锋树种”,不仅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还能养蚕提升农户收入。“要治沙,也要致富!”王国辉说,“老一代治沙人靠苦干实干给我们打下了基础,我们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蒿柳养蚕试验田。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蒿柳养蚕带来了新效益,彰武的5万亩沙地红薯又迎来了丰收季。“今年,我们的平均亩产达到5000斤左右,最高亩产达到7500斤以上。”辽宁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贺伟介绍,通过实施“以肥改沙”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沙地里也能长出“金疙瘩。”“十四五”以来,辽宁的绿色版图在不断扩大。
再看抚顺西露天矿矿坑生态修复。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垂直深度达420米的抚顺西露天矿,如今被一片点缀各色花朵的“绿丝毯”覆盖。生态修复后的抚顺西露天矿。抚顺矿业集团供图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曾专程来到西露天矿,察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情况和矿坑综合改造利用打算。习近平强调,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抚顺西露天矿开采于1901年,百余年开采留下巨大矿坑,2019年6月退煤闭坑,2019年6月开始治理。
为实现生态复绿,西露天矿在平整后的土地上铺了近一米厚的土壤,精心栽植40余个树种400余万株树木。“目前,这里生态修复面积达1.2万余亩,占整个矿坑面积的70%以上。”西露天矿生产技术部副部长王雪峰介绍说,综合治理后的西露天矿也成了当地文旅新景观。
工业领域绿色转型。鞍钢集团所属的本钢集团北营公司炼铁总厂,细河在高大的厂房间蜿蜒流淌,水鸟嬉戏,呈现“绿色工厂”景象。“过去,工厂废水直排,粉尘漫天、煤烟呛鼻。如今,工作环境清洁,细河水质改善,大家有了休憩好去处。”工程师王光亮说。
“十四五”期间,推进超低排放项目建设,本钢在环保项目投入约127亿元,较前五年增长近5倍,上百项超低排放项目完成,厂区污染排放量下降,2024年同比分别降低33%、23%、10.5%。202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本钢,指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本钢生产的低碳汽车钢综合降碳30%以上,成为首批“绿钢”产品。
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树木和生物多样性花园,工业废水循环使用,且与大唐集团合作开发风电项目,推动绿色电力在产业链消纳,加速全产业链向绿色低碳转型。
截至2024年末,辽宁提前一年达到“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全省1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辽宁出台政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经济发展“含绿量”“含金量”提升,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6个百分点,培育省级、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超50%,绿色电力交易电量排名全国第二。
如今的辽沈大地,江河安澜、林海叠翠,工厂与花园相融,烟火气与好风景共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绿色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鲜明底色。人民网“行进中国”辽宁调研采访团:杨义、徐冬儿、那其灼、王斯文、汤龙、邱宇哲、孝媛、周颂雪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16日: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650km续航打造家庭纯电新选择
- 2025年9月16日:数读“十四五”答卷丨首次突破1.4万亿斤!一组数据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
- 2025年9月16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完成谈判 为区域繁荣注入新动力
- 2025年9月16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招聘会在昆明举办,500余家企业提供超万岗位
- 2025年9月16日:星火成炬|青春铁骨 热血军训
- 2025年9月16日:全球治理倡议获专家认可 对应对不确定世界重要
- 2025年9月16日:8月中国经济数据展现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 2025年9月16日:第22届东博会与峰会融合AI技术呈现新亮点
- 2025年9月16日:校馆弦歌 向西而歌 在爱国奋斗中赓续“西迁精神”
- 2025年9月16日:从数联古今到‘智’绘文明 文化遗产‘云’上焕新
- 2025年9月16日:守护安全数字生活:全民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央广时评)
- 2025年9月16日:小鹏汇天飞行器演练相撞起火,官方回应间距不足
- 2025年9月16日:理想i6纯电五座SUV定档9月26日发布
- 2025年9月16日:刘强东直播炒菜表态:京东酒旅要创新 停止‘价格战’
- 2025年9月16日:上海申花亚冠首战告负!近7战仅1胜,全场仅2射送韩国新军队史首胜
- 2025年9月16日:世锦赛110米栏:中国选手发挥欠佳无缘决赛
- 2025年9月16日:亚冠赛场冲突事件!于汉超飞铲被罚黄牌,申花比赛遭遇逆转
- 2025年9月16日:特谢拉半场压哨破门!申花亚冠客场终结315天球荒
- 2025年9月16日:新石器无人车获阿布扎比首张无人配送车牌照
- 2025年9月16日:记者分析亚冠赛制与跨年模式,呼吁推进赛制改革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