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量产 产业加速破圈

(图片来自网络)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新时代,产业加速破圈发展。
编者按: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我国多地密集的政策为人形机器人的突破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8月以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上,人形机器人魅力尽显,正从“炫技”加快走向“干活”,走进千家万户的未来加速到来。
产业趋势: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以“越来越像人”的表现,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场景。随着技术突破加快、量产提速、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的产业拐点正加速到来。
01 比拼订单 拓展场景
自今年6月份启动量产以来,松延动力已经实现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破百。松延动力首席财务官韩深任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公司正在快速且持续地提升交付能力。“目前,我们的订单主要用于科研教育、展览展示和文旅导览。未来,我们会拓展更多细分场景,实现定点突破。”
为了满足订单增长需求,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及人形机器人应用验证产线。“我们在该基地建设了一条年产能为100台套的机器人生产装配线,满负荷运转时年产能可达到200台套以上,可有效保障当前订单的快速交付。未来,如果订单量大幅增加,公司将规划建设专门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以确保持续交付能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研发中心主任王洪武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将加速到来。我们现阶段的目标场景集中在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领域。未来,随着技术成熟,我们的业务范围将延伸至特种应用等场景。”
目前,银河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已经率先在商业零售、工业制造、康养、文旅等领域展开了实际应用。比如,在零售领域,该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让机器人能够参与到拣货、打包等环节,帮助门店实现降本增效。“我们在全国布局了多个研发中心,这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目标场景以面向企业应用为主,尤其是商业和工业。零售、工厂分拣、智能物流等都是非常适合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场景。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成本的下降,我们也会逐步探索面向消费者的应用,让机器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02 产业爆发式增长已现曙光
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巨大。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预计,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产值会增长10倍;大约六年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万台级,对应的是千亿级的市场空间。在未来10年里,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当前所有工业机器人的总量,甚至成为一个超越汽车、手机的万亿级市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分水岭,具备交互能力、能够量产、稳定运营的企业才有可能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韩深任认为,具身智能是未来替代生产力的重要工具,未来将在特定细分场景中有更多实际应用。
王洪武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汽车、手机之后的下一个普及型智能移动终端。在他看来,尽管人形机器人全面融入生活仍需较长时间,然而,基于当前的发展态势,人形机器人将逐步渗透至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伴随技术突破与应用规模扩大,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觅途咨询·具身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淼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研发验证-小批量试制”快速推进到“2025年头部企业实现百台和千台小批量产;2026年开启行业量产元年;2030年进入商业化元年”的阶段。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节奏比预期要快。投资、客户需求、典型场景驱动等呈现加速的态势。供应链国产化节奏加速,将显著压缩成本并保障供货韧性。
“未来3年到5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仓储/特种巡检、康养与商业服务领域分阶段落地,产业走向场景优先、场景驱动的数据累积、模型迭代发展路径。短中期来看,在特定工业场景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可形成百亿级机会,未来全场景具备万亿级想象空间。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是唯一能接近电动汽车量级的赛道。”王淼说。
03 突破量产能力和技术瓶颈
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但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路程,其涉及的难题涉及关键技术、数据、供应链、产业生态、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王洪武认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人形机器人产业亟须在机械结构、运动控制、交互操作、智能决策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韩深任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需要加快突破数据成本高和泛化模型的难题,使人形机器人能够在更多场景提供功能性价值。同时,人形机器人行业要共同拓展增量市场,减少不必要的竞争。曾辉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通用大模型支撑,这导致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里很难做到完全自主工作。缺乏大规模、高质量、适合机器人学习的数据,制约了人形机器人的泛化能力和应用拓展。王淼认为,高质量、带标签的真实工况多模态数据,获取成本高,并且存在“场景孤岛”问题,致使模型难以泛化到多工况。人形机器人在跨场景、跨对象领域执行长期链路任务的泛化能力仍是短板,这影响人形机器人在工况场景落地的成功率。尽管部分零部件国产化在加速,但是关键零部件仍然存在瓶颈。王淼还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尚未完全清晰,需求场景、产品功能设计、商业模式存在错位。同时,用户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认识程度、心理预期缺乏客观的引导,也影响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速度。
04 共建产业生态呼声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业内人士纷纷从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企业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王洪武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强化财税激励。建议对人形机器人本体研发企业及应用落地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专项补贴,鼓励其加大技术攻关与应用验证投入,加速产业孵化与成熟。二是引导良性竞争与差异化发展。现阶段应避免企业陷入低水平“内卷”与价格战,鼓励“百花齐放”的创新发展格局。政策应引导企业依据自身优势,在不同技术路径和应用方向上进行差异化探索,而非依赖资金或资源优势进行恶性竞争,以保障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并出台人形机器人技术、安全、性能及交互操作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引。曾辉建议,政策可以更加聚焦具备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能力的企业,通过研发资金、示范场景等方面的支持,让这些企业有条件快速迭代技术、形成规模。同时,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炒作。通过标准引领与应用导向,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王淼建议,人形机器人企业在进入市场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找准产业链定位。企业在开展新业务前,要结合市场空间、利润水平、竞争格局动态、技术迭代趋势、目标客户画像等,找准适合自己的赛道,避免跟随资本泡沫而失去聚焦。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17日:袁树雄:写歌30年逆风翻盘,51岁凭一首歌成春晚代表
- 2025年9月17日:鹿晗未为关晓彤庆生,多年恋爱细节曝光后感情走向引关注
- 2025年9月17日:蓉城客场对阵蔚山首发阵容公布:周定洋等球员先发,韦世豪替补登场
- 2025年9月17日:WTA500宁波站报名名单公布 郑钦文参赛王欣瑜获外卡
- 2025年9月17日:乔任梁去世九周年,父母墓园扫墓,陈乔恩花束成焦点
- 2025年9月17日:李光洁情感经历引关注:曾与多位女星传绯闻,38岁与小10岁师妹结婚
- 2025年9月17日:徐帆回应与冯小刚离婚传闻,女儿发声
- 2025年9月17日:金世佳送孩子上学画面曝光 低调艺人生活细节引热议
- 2025年9月17日:涉毒艺人近况多样:退圈幕后与商演并存,难回演艺巅峰
- 2025年9月17日:9月第二周汽车销量亮点:方程豹与乐道跻身新势力前十 岚图逼近极氪
- 2025年9月17日:巴萨客场战纽卡 需防高空威胁 阿劳霍和克里斯滕森或首发
- 2025年9月17日:客战阿贾克斯!国米欧冠海报展现蓝黑灵蛇突袭克鲁伊夫球场
- 2025年9月17日:中国取代德国跻身全球创新力前十 创新指数榜单引国际关注
- 2025年9月17日:专访|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访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
- 2025年9月17日:华为发布“4+10+N”智能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
- 2025年9月17日:西伯利亚苔原巨坑‘神秘自爆’成因揭晓:气候变暖与断层作用致冻土层爆炸
- 2025年9月17日:美媒统计十年NBA最‘脏’球队 热火列首 马刺最干净
- 2025年9月17日:法媒曝摩纳哥中场戈洛温或因伤缺战一个月 涉及欧冠与曼城赛事
- 2025年9月17日:篮球传奇拉瓦尔-鲍尔首次使用假肢行走,昔日篮坛人物重拾步态
- 2025年9月17日:动画藏‘毒’、文具变‘枪’ 近百万不良短视频被查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