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功臣吕西林获表彰 创新筑牢建筑安全

2025年8月26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2024年超强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上海中心大厦阻尼器有效抵御狂风,展现我国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吕西林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他是我国自主培养首批结构工程博士,与抗震研究相伴近40年,参与或把关的重大工程超50项,为建筑安全作出卓越贡献。


吕西林1984年成为我国首批结构工程博士,自1995年接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后,带领团队开拓创新,为50多项重大工程提供抗震数据支撑,包括上海中心大厦等众多国家项目。他的抗震研究从“抗震”拓展到“消能减震”,研发“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新体系”,让建筑在地震中如“缓冲垫”般吸收能量,如上海港汇广场加固项目应用该技术后基本未停业。


坚守评审原则:作为评审专家,吕西林坚持“只要工程抗震设计不完全符合要求,就绝不参加评审”,为上海中心大厦等抗风抗震工程严格把关,确保方案符合安全标准。


抗震救灾与传承:汶川地震后,他带领团队奔赴灾区评估房屋安全,为灾区重建制定抗震标准。他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博士96名、硕士110名,其中多人成为抗震领域精英,还牵头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抗震技术国际合作。


70岁的吕西林依然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致力于提升建筑安全舒适度,他说“安全无止境,舒适无止境”,为建筑领域的科技发展不断努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6 10
    每天安全居住多亏这类工作,希望继续发展!
  • 网友9 2025-08-26 10
    为吕院士点赞,为我国建筑科技发展点赞,很自豪。
  • 网友8 2025-08-26 10
    科学家让建筑不倒,很厉害,要努力学习。
  • 网友7 2025-08-26 10
    科技功臣的案例很有教育意义,企业创新可以借鉴他们的精神。
  • 网友6 2025-08-26 10
    住在高楼觉得安心,多亏这类科技工作者的付出,很感谢。
  • 网友5 2025-08-26 10
    吕院士的科研方法和精神很值得学习,为建筑安全默默奉献很感动。
  • 网友4 2025-08-26 10
    抗震研究好有意思,以后想学结构工程。
  • 网友3 2025-08-26 10
    现在建筑越来越安全,多亏这些科学家,很欣慰。
  • 网友2 2025-08-26 10
    建筑安全工作确实重要,看到科技功臣很感动,希望更多人关注。
  • 网友1 2025-08-26 10
    这科技功臣太厉害了,学建筑要向他学习!
查看“上海科技功臣吕西林获表彰 创新筑牢建筑安全”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