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运载火箭打造防护铠甲,上海交大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图片来自网络)
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由上海交通大学朱新远教授领衔的航天团队完成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表面特种防护涂层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最高荣誉——特等奖。这项突破性成果,在航天防护涂层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为中国火箭打造了高效可靠的防护“铠甲”,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与批量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助力中国航天迈向更远的深空。
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成功实践“超支化聚合物涂层一体化防护”的全新路线,彻底颠覆了传统隔热片拼接技术,开创了具有国际引领性的“中国方案”。新一代运载火箭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承受着“冰火九重天”的极端考验——卫星整流罩需承受500℃以上高温气流的冲刷,低温燃料贮箱需耐受-183℃的极寒,传统的防护技术存在工艺繁琐、可靠性不高等缺陷,亟需创新突破。
朱新远教授团队与航天单位联合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攻关团队,依托上海市科委推动的“基础研究源头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化应用”完整创新链条。在这个体系中,上海交通大学负责基础技术研究和新材料开发,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聚焦航天器的热环境分析与地面试车验证,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负责将防热材料从实验室配方转化为可靠产品,攻克工程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团队通过创新一体化喷涂方案与超支化聚合物材料,解决了传统防护技术的痛点,实现了“粘得牢、耐极温、喷得好”,为中国火箭打造了高效防护“铠甲”。
超支化聚合物涂层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型号运载火箭,包括长征六号甲等,累计实现多次航天应用。在2024年8月6日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的任务中,该成果发挥了关键作用。该项目不仅验证了超支化聚合物材料的先进性能,更体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服务国家需求方面的重要价值。
朱新远透露,该技术使火箭表面的防护工期从原先的一个月左右缩短到一周以内,成本大幅度下降,火箭重量也大幅减重,具有明显的高效率、高可靠、低成本优势。此外,团队还将高性能聚合物技术拓展至民用领域,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上海卢浦大桥等标志性工程,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打破了国外企业对高端工业涂料的技术垄断。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17日:昨日社会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文化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科技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体育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娱乐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军事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财经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汽车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健康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历史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2026款腾势N9官宣上市,售价38.98万元起
- 2025年9月17日:ATP成都站首轮商竣程逆转博格斯 取得赛事开门红
- 2025年9月17日:上海海港亚冠精英联赛客场0-3不敌神户胜利船,遭遇5连败
- 2025年9月17日:中超3队亚冠首战全败,申花蓉城海港遭遇惨局
- 2025年9月17日: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西安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探馆
- 2025年9月17日:古老文明数字化焕新:科技激活千年文化遗产
- 2025年9月17日:眼睛发痒红肿?掌握‘避、防、治’三原则应对过敏性结膜炎
- 2025年9月17日:翱翔长空:吉林航空精神传承与产业跃迁解码
- 2025年9月17日:【校馆弦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信笺里的家国情怀
- 2025年9月17日:AI眼中的中国|熊心壮志,守护网安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