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阶层固化:研究显示逆袭概率极低

(图片来自网络)
学术界阶层固化:研究揭示逆袭概率极低
一项覆盖38个国家、追踪近32万名科学家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学术界的“阶层固化”程度远超大众想象——从科研生产力底层逆袭至顶尖的概率不足1%,学者早期科研水平基本决定其长期学术命运,不同学科间也存在壁垒差异。
一、学术逆袭只是传说?
长期以来,学术界流传着“大器晚成”的观念,但研究显示,情况并非如此。研究由波兰与美国的学者完成,旨在探究科研生涯初期水平对长期学术命运的影响。
- 研究从Scopus数据库筛选出约32万名活跃资深科学家,涵盖16个学科、38个OECD国家,代表全球符合条件科学家的近八成。
- 通过将科学家分为10个生产力等级,结果显示,科研生产力水平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已定型,并高度稳定。
二、阶层固化:“起点决定上限”
数据显示,科学家在职业生涯中期或晚期进入顶尖生产力(第10级)的比例极低。若来自前期生产力最低的第1级,仅约0.51%;哪怕来自最低1-3级,该比例也仅约2.2%。
反之,从顶尖跌落至底层也罕见。在职业生涯中期生产力最低的群体中,来自曾经的顶尖科学家(第8 - 10级)的比例仅约2.28%。
早期处于生产力前30%(第8 - 10级)的学者,中期跻身顶尖的比例达80%以上,而前期处于最低10%(第1 - 3级)的学者,中期跻身顶尖的概率不足1%。
三、差距形成:信誉循环主导
早期成功往往启动“信誉循环”:高质量论文带来同行认可、研究经费支持,进而催生更多成果,形成正向积累。反之,开局不利的学者易陷入困境。
顶尖研究机构与团队合作进一步强化这一循环,使差距逐渐固化。
四、学科差异:壁垒有厚薄
不同学科阶层固化程度存在差异。社会科学(如商学)相对稍具流动性,但STEM领域(如数学、物理学)壁垒较高,底层学者难有突破。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17日:腾讯宣布开放AI能力 助力产业落地创新
- 2025年9月17日:腾讯地图全栈开放AI能力,进入智能体时代新阶段
- 2025年9月17日:工信部新车公示:合资与新势力呈现两极反转
- 2025年9月17日:大疆无人机新品发布:Mini 5 Pro搭载1英寸传感器等黑科技,性能get新高度
- 2025年9月17日:保时捷纯电卡宴用AI路测 研发省成本提效率
- 2025年9月17日:阿森纳全家福!8新援+15岁道曼亮相年度合影
- 2025年9月17日:摩纳哥欧冠客战飞机空调故障 球员机舱内脱衣散热
- 2025年9月17日:尤文25年前欧冠曾4-4平德国队,25年后再现同款进球组合
- 2025年9月17日:macOS Tahoe 新增恢复助手 助力解决Mac启动问题
- 2025年9月17日:苹果首款OLED MacBook Pro明年量产 配备触摸屏
- 2025年9月17日:格力朱磊回应玫瑰空调争议:回应外形争议称网图以讹传讹
- 2025年9月17日:传奇赛曝44岁特里单防夸雷斯马,比赛现意外情节
- 2025年9月17日:U23亚洲杯分组抽签在即 中国队期待避开强敌赢好签
- 2025年9月17日:欧冠首战来袭!曼城迎战那不勒斯,德布劳内率队挑战旧主
- 2025年9月17日:昨日社会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文化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科技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体育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娱乐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 2025年9月17日:昨日军事热门资讯汇总-早报速览(2025-09-17)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