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出海加速,北极圈附近建厂成新战场?

2025年8月27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核心提示:中国造车新势力和老玩家加速出海,有人铺基础设施建设、有人建厂探索产业链本地化。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48万辆(同比增长18%),新能源车占比达41%。


作者:张力、邢昀
出海不再是锦上添花,对中国汽车品牌而言,海外市场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必争之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48万辆,同比增长18%,新能源车占比达41%。


车企出海侧重点不同,北极圈附近成“新战场”


1、新势力在北欧搞基建
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瞄准高端欧洲市场,在挪威奥斯陆、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北欧地区建门店与充电站。蔚来在奥斯陆建“NIO House”,一楼是咖啡馆,负一楼是展厅;小鹏在瑞典南边工业区设门店,并拓展丹麦、挪威、瑞典等多国市场。吉利极星在斯德哥尔摩有门店,接近北极圈,在瑞典市场排名第三。


北欧环保意识强,消费者愿意为电动车溢价。瑞典EAFO调查称,39%燃油车主未来5年愿换电动车,付费意愿强烈。蔚来、小鹏在北欧主要高速建充电站,弥补北欧电动车充电网络不足。


2、老牌车企在拉美、中东“农村包围城市”
奇瑞、长安等老牌车企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奇瑞在墨西哥、巴西等地站稳后,2023年全面进军欧洲,在西班牙接盘日资工厂,采用KD模式(散装部件组装)降低成本,在北非、中东、拉美有价格优势。2024年奇瑞在巴西销量超6万,占3.1%。俄乌战争后填补俄罗斯市场,2023年俄罗斯销量约20万辆。长安瞄准中东和非洲,在沙特建100多个零售网点,2024年在沙特排名第八。


3、比亚迪探索产业链本地化
比亚迪在巴西建厂,带供应商集体落户,计划到2026年实现60%零部件本地化。2024年海外销量41.7万辆,增幅近10倍。巴西厂建设过程中虽有劳工争议,但推进本地化与市场拓展。


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明显,新能源车占比提升,海外市场成为品牌发展关键,北极圈附近等地区成新布局方向,车企通过建厂、建桩、合作等方式拓宽市场。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7 08
    以后看到中国汽车在全球各地,感觉特别骄傲,说明国家发展得好,品牌也强大了。
  • 网友9 2025-08-27 08
    车企在海外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很强,建厂、合作、搞基建,一步步来,很脚踏实地。
  • 网友8 2025-08-27 08
    北欧那种环保意识强的地方,我们车企能去,说明我们的产品环保做得好,很成功。
  • 网友7 2025-08-27 08
    中国汽车出口量那么大,说明大家都认可中国品牌,以后肯定能在全球更有地位。
  • 网友6 2025-08-27 08
    比亚迪在巴西建厂,还和供应商一起,这种全球化布局很值得学习,以后肯定能发展更好。
  • 网友5 2025-08-27 08
    奇瑞这些老牌车企也在海外发展,很不容易,以前可能没现在这么好,现在终于跻身前列了。
  • 网友4 2025-08-27 08
    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在北欧解决了,他们建充电站,以后去北欧开车方便了,环保又省钱。
  • 网友3 2025-08-27 08
    你看中国车企现在到处建厂,还能在北极圈附近布局, 说明他们很厉害,走出去占市场,以后肯定更强大。
  • 网友2 2025-08-27 08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火了,海外市场搞这么好,以后我买汽车肯定考虑国产的,质量有保证。
  • 网友1 2025-08-27 08
    这个新闻我觉得很好,中国汽车出口越来越多,能走出去肯定好,以后全球都有中国车,方便又实惠。
查看“中国车企出海加速,北极圈附近建厂成新战场?”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