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影响人类日常交流呈现AI化趋势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布一项值得关注的结果:人类日常聊天正呈现出越来越“AI化”的趋势,像“delve”、“intricate”这类学术写作词汇,在普通人日常对话中的出现频率明显上升。
研究团队针对ChatGPT发布前后的非脚本化口语录音展开分析,对比后发现:在ChatGPT普及之后(2022年之后),人类日常说话中,学术化词汇的使用频率显著上升,而普通同义词的使用频率则相对稳定。
研究背景源于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大模型(如ChatGPT)的流行,写论文、写作业甚至日常表达中,像“delve”、“intricate”这类偏学术的词汇越来越常见。人们纷纷疑惑:这是人们直接复制AI生成的内容,还是AI真的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类自己的语言习惯,让大家不自觉就说起了这些词呢?
为解答这一问题,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严谨的研究方法:
- 从美国流行的科技、科学类播客中,收集了2022年前后(对应2019 - 2021年与2023 - 2025年)的10万条无脚本化对话录音,共包含2210万个词;
- 专门针对AI易用的词汇(如“delve”、“intricate”),对比分析其在不同时间周期的使用频率变化;
研究结果令人关注:在ChatGPT普及之后,这些学术化词汇在人类日常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对比普通同义词(如“explore”是“delve”的同义词)的使用情况,发现并无明显规律变化,这表明人类交流用词习惯正在向AI的用词习惯靠拢,而不仅仅是对AI内容的简单复制。
不过,研究也指出了一些局限性:首先,无法完全确定是AI直接导致了用词变化,或许这些词汇本身就处于流行趋势,AI只是推波助澜;其次,该研究仅聚焦于科技类播客的听众群体,其结果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最后,播客中偶尔存在少量广告或提前准备的内容,尽管这类内容占比较少,但仍可能对数据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研究团队还提出对“渗透效应”的深层担忧:如果AI用词习惯会持续渗透到人类语言里,那万一AI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是否会连带影响人类的思维与表达?
该研究成果即将在10月即将举行的“第八届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会议上发表,并有望收录在AIES论文集中。面对越来越难区分“AI生成”与“人类创作”的现状,研究语言本身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证明自身是原创,部分网友也总结出一些“小妙招”,比如偶尔使用小错误或独特表达来暗示自己未使用AI工具。那么,你最近有没有发现自己在日常交流中用到了更多“AI风”词汇呢?论文相关链接会在新闻末尾呈现。
最新新闻
- 2025年11月8日:40岁黄希扬两次落泪!1265天后重庆队重返中超联赛
- 2025年11月8日:闲鱼CEO丁健:用AI推动闲置循环,让参与更轻松
- 2025年11月8日:终结Transformer!清华姚班校友主导新架构,破解AI「灾难性遗忘」难题
- 2025年11月8日:《唐朝诡事录3》获高口碑 网友评价一针见血
- 2025年11月8日:重庆铜梁龙冲超成功 重返中超联赛
- 2025年11月8日:2025中甲联赛落幕:铁人夺冠携铜梁龙冲超,平果与红狮降级
- 2025年11月8日:四面八方赞进博 外企高管为中国市场热情喝彩
- 2025年11月8日:一单货物的‘长三角旅程’
- 2025年11月8日:2025乌镇峰会人才招聘会AI职位成热门 数智红利加快落地
- 2025年11月8日:新征程·新蓝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 2025年11月8日:月之暗面发布开源AI模型Kimi K2 Thinking 训练成本仅460万美元性能领先多款模型
- 2025年11月8日:保安与AI对话半年后维权,这现象折射智能时代的现实思考
- 2025年11月8日:苹果计划2027年推出带屏下前置摄像头的直板iPhone:采用3D人脸识别技术
- 2025年11月8日:苹果低价版MacBook前瞻:含LCD屏幕与A18 Pro芯片
- 2025年11月8日:OpenAI 推出 GPT-5-Codex-Mini:“经济高效型”AI 编程模型
- 2025年11月8日:电动SUV“9系车型”大乱斗,智己借LS9再战30万级市场
- 2025年11月8日: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后轮驱动版上市 售价28.85万元起
- 2025年11月8日:杨元庆解读混合式AI,提出个人与企业的智能双胞胎概念
- 2025年11月8日:警惕!大模型“读心”、伪Wi-Fi“窃密” 这些照片别发朋友圈
- 2025年11月8日:短剧《还珠》开播遭争议:明星不火或与创作质量有关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