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救到活化,全球专家共答石窟寺千年考题

2025年8月29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8月的洛阳龙门石窟,夜游人群熙熙攘攘。龙门石窟研究院讲解员为游客讲解新型文物保护技术,同时,一场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此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柬埔寨、新加坡、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中国石窟寺保护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分享前沿实践与理论成果,探索保护理念和方法。


从传统材料到新型环保灌浆材料,从抢险加固到预防性保护,石窟寺保护进入新阶段。敦煌研究院分享隔离门与遮雨棚的预防性保护实践,龙门石窟构建系统性预防保护体系,体现中国石窟保护理念从“抢险”向“预防、精准化修缮”转变。


数字技术助力石窟“生命力”延续。龙门石窟用3D打印复原残损造像,敦煌莫高窟建立“数字藏经洞”,这些案例展现数字化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敦煌“智慧景区”、龙门5G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等实践,让石窟“活”起来,实现保护与利用平衡。


国际合作方面,中柬、中巴等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学科保护技术并推广。专家指出,遗产保护需要多学科人才,探索文理融合的教育机制,鼓励年轻人参与国际交流。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9 22
    数字藏经洞和智慧景区模式值得学习,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很有效。
  • 网友9 2025-08-29 22
    石窟是历史瑰宝,保护工作责任重大,希望继续努力让后世看到。
  • 网友8 2025-08-29 22
    文物保护需要多学科结合,数字、环境等学科参与,这样更全面。
  • 网友7 2025-08-29 22
    预防性保护措施很聪明,像隔离门、遮雨棚,既能保护又能让游客看,太好了。
  • 网友6 2025-08-29 22
    石窟通过数字技术“活”起来很酷,比如云冈舞投影,文化遗产利用方式多样。
  • 网友5 2025-08-29 22
    龙门石窟的5G数字化管理平台很先进,提升游客体验也助于保护,值得推广。
  • 网友4 2025-08-29 22
    石窟保护理念转变很关键,从抢险到预防,这些措施很到位。
  • 网友3 2025-08-29 22
    夜游龙门很有意思,研学活动能让我更了解历史,希望多搞点。
  • 网友2 2025-08-29 22
    3D打印复原造像很巧妙,解决了大件修复难题,保护工作很有希望。
  • 网友1 2025-08-29 22
    数字技术让古老石窟焕新,传统与科技结合很重要,希望保护能长久下去。
查看“从抢救到活化,全球专家共答石窟寺千年考题”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