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署名论文一作,人类只能陪跑!斯坦福华人首创「AI科学家大会」

2025年8月3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AI署名论文一作,人类只能陪跑!斯坦福华人首创「AI科学家大会」


AI署名论文一作,人类只能陪跑!斯坦福华人首创「AI科学家大会」


【新智元导读】AI在科研领域的角色正发生重大变化。今年10月,一场名为Agents4Science的线上学术会议将开启,AI首次以论文第一作者、评审、报告人等身份登上学术舞台,而人类研究者只能作为顾问“陪跑”。这并非噱头,而是斯坦福学者James Zou发起的“AI科学家大会”引发的全球关注。


去年,James Zou搭建“虚拟实验室”,五个AI科学家分工协作提出纳米抗体方案,实验验证有效后发表于《Nature》。这次他发起的Agents4Science大会,将让AI不再只是幕后助手,而是要承担学术研究的关键角色。


大会核心规则:



  • 所有论文必须由AI担任第一作者,人类研究者作为顾问,需在文稿披露分工

  • 仅接受AI主导的计算型成果,不接收依赖湿实验的数据

  • 评审由AI互相打分后交由人类专家终审,评审意见及模型公开

  • 会后发布元分析,评估AI在写作和审稿中的能力


从署名到评审,再到报告,AI将参与学术舞台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背后不仅是技术实验,更是在挑战学术规范与责任归属的界限。


虚拟实验室的前期成果:


Zou的虚拟实验室由五个专精不同领域的AI智能体组成,在寻找新冠治疗方案时,他们提出“纳米抗体”方案,经验证后发表于《Nature》。这证明AI能像科研团队一样协作提出方案,但尚无法真正参与实验与灵光一现的洞察。


学术界的疑问与挑战:



  • 耶鲁学者质疑AI缺乏“洞察力跳跃”,怕抑制科研创新

  • 普林斯顿学者担心过度依赖AI让年轻人失去训练机会

  • 学术规范禁止AI列作者,大会挑战制度红线


这场大会不仅是技术试验,更引发“未来科研主导者是人类还是AI”的深刻思考。美国政府已投资“自动化云实验室”,AI在科研中的角色可能越来越重要。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30 13
    拥抱科技改变,一起探索未来科研。
  • 网友9 2025-08-30 13
    学术规范要跟上,不能让AI越界!
  • 网友8 2025-08-30 13
    AI当第一作者,论文质量会不会有变化?
  • 网友7 2025-08-30 13
    AI参与科研,未来人类角色会怎么调整?
  • 网友6 2025-08-30 13
    支持创新,为学术进步感到兴奋!
  • 网友5 2025-08-30 13
    要警惕过度依赖AI,科研伦理很重要。
  • 网友4 2025-08-30 13
    这种创新尝试能推动科研,很期待结果!
  • 网友3 2025-08-30 13
    科技发展太快,以后科研方向会不会变化?
  • 网友2 2025-08-30 13
    AI是辅助,科研核心还是人类创新,要理性看待。
  • 网友1 2025-08-30 13
    AI都能当科学家了,以后人类做什么呀?
查看“AI署名论文一作,人类只能陪跑!斯坦福华人首创「AI科学家大会」”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