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科学领域多项突破:大脑“食欲开关”、恐龙蛋测年等重大发现

2025年9月12日

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发现,以下是重要成果:


1. 大脑“食欲开关”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了一个名为终纹床核(BNST)的脑区,它能够直接控制进食行为的启动和停止。研究表明,BNST是大脑中处理多种进食信号的核心枢纽,接受来自不同脑区的信息,综合判断身体饥饿程度、营养状态及食物美味程度,从而决定是否进食。通过精确操控小鼠的BNST神经元,研究人员实现了对进食行为的双向调控:关闭时,饥饿的小鼠停止进食;打开时,饱腹的小鼠会大量吃喝甚至啃食塑料颗粒。这一机制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在实验模型中激活BNST可帮助接受化疗的小鼠维持体重,抑制BNST则能有效防止过度进食。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团队发现常用减肥药索马鲁肽的部分作用机制正是通过影响BNST的特定神经元群来实现的,为开发新型减肥药物指明了方向,有望设计更精准的疗法以避免当前药物副作用。


2. AI合成医疗数据引发科研规则变革


加拿大、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些顶级医学研究机构表示,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合成数据开展研究可以免于常规伦理审查。合成数据是基于真实患者数据生成的全新数据集,保留了统计特征但不包含可识别个人身份信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自2020年起豁免此类伦理审查,依据是不含真实患者信息。这一做法支持隐私保护、促进数据共享与加快科研进程,但国际规范不统一也带来跨国合作挑战,需推动监管共识。


3. 恐龙蛋壳直接测年技术突破


中国科学家针对湖北省青龙山恐龙蛋化石遗址样本,采用铀铅(U-Pb)测年技术,首次实现了恐龙蛋化石的直接定年,确定其形成于约8600万年前的上白垩纪晚期。由于该地层缺乏火山岩,传统方法难以应用,此次直接测年技术为研究恐龙演化提供了更精确的时间线,有望广泛应用于其他恐龙蛋化石研究。


4. 人类进化新发现挑战线性观点


埃塞俄比亚莱迪-杰拉鲁遗址的新化石显示,距今280万年前的人属与南方古猿曾同时存在,挑战了以往认为南方古猿早灭绝的观点,显示人类进化是多分支共存的复杂图景。这表明最早的人属物种出现后没有迅速取代其他人族,而是多种人族长期共存。


5. 新型火箭燃料研发成功


美国奥尔巴尼大学化学家团队研制出二硼化锰(MnB₂)新型火箭燃料,能量密度比现有燃料暴增150%,性质稳定且应用广泛,不仅可用于航天,还可能在汽车催化、塑料降解等领域发挥作用,为太空旅行和环保技术提供新方案。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2 12
    各种科学突破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 网友9 2025-09-12 12
    人体食欲控制研究说不定对健康有帮助。
  • 网友8 2025-09-12 12
    火箭燃料能量密度增加太棒了,太空旅行更近了。
  • 网友7 2025-09-12 12
    想看看恐龙蛋化石测年的过程,好想深入了解。
  • 网友6 2025-09-12 12
    这些研究太严谨了,说明科技进步靠扎实探索。
  • 网友5 2025-09-12 12
    AI和燃料这些前沿技术,未来会带来更多便利。
  • 网友4 2025-09-12 12
    科学发现越来越厉害,人类进步真快。
  • 网友3 2025-09-12 12
    恐龙蛋能直接测年,好多神奇知识呢。
  • 网友2 2025-09-12 12
    大脑“食欲开关”研究太有趣了,以后减肥可能更方便。
  • 网友1 2025-09-12 12
    这科技发展真快,以后生活肯定更好了。
查看“揭示科学领域多项突破:大脑“食欲开关”、恐龙蛋测年等重大发现”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