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轩揭秘:AI在数学项目中的隐性危机与解决方案

2025年9月14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陶哲轩揭秘:AI在数学项目中的隐性危机与解决方案

著名数学家陶哲轩近期发声,指出当前AI在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隐性危机」。尽管AI能高效实现数学项目的显性目标,却也面临对隐性价值(如团队成长、社区建设、创造力培养等)的潜在破坏。

数学研究的隐性目标是什么?

数学家通常有明确的「显性目标」,比如「完成数学定理X的证明」。但在这个目标背后,还存在「培养专家团队」「贡献开源数学库」「建立学术社区」等「隐性目标」。过去,这些隐性目标在人类主导的项目中会自然实现。

然而,随着AI的广泛应用,这种隐性目标的实现面临挑战。正如陶哲轩指出的,AI可能会为了实现显性目标,牺牲隐性价值。

Goodhart定律:指标的扭曲效应

经济学中的Goodhart定律(当指标被用作目标时,会失去原本的衡量意义)为这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当AI将「解决数学题」作为目标时,会为了达成绩效而忽视其他价值。

比如,客服中心以「缩短通话时长」为目标,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这和AI在数学项目中为「证明定理」而牺牲隐性价值的逻辑非常相似。

AI对数学项目的影响

当数学项目交给AI处理时,AI能快速生成证明或解决方案。但这个过程往往存在「黑箱操作」,导致人类无法理解、难以复用、无法培养能力等问题。

例如,AI生成的数学证明可能逻辑上无懈可击,但人类无法阅读、无法学习,也无法贡献到数学社区,这直接破坏了隐性目标。

GAUSS框架:给AI做数学体检

为解决这一问题,香港大学马毅教授团队开发了GAUSS框架。该框架以「三大领域、十二项技能」评估AI数学能力,不仅查看答案对错,还评估推理、学习、创造力等隐性技能。

GAUSS的目标是系统评估AI在数学认知技能上的表现,帮助研究者理解AI的强项与短板。它通过拆分数学能力的不同维度,为打造下一代AI系统提供了路线图。

陶哲轩的建议

陶哲轩强调,在AI时代,项目管理者需要明确定义隐性目标,并采用类似GAUSS的评估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AI高效的同时,延续数学研究的精神与价值。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4 18
    数学和科技的结合很前沿,需要仔细研究这些隐性问题。
  • 网友9 2025-09-14 18
    AI是助手,不是代替,数学还是需要人类思考。
  • 网友8 2025-09-14 18
    科技应用要考虑全面,不能只追求效率,忽略其他价值。
  • 网友7 2025-09-14 18
    教育方面确实需要考虑,不能让学生完全依赖AI,还是要培养思维。
  • 网友6 2025-09-14 18
    AI做数学题真厉害,但怎么保证学习呢?
  • 网友5 2025-09-14 18
    感觉像玩游戏,AI有时像作弊,但也需要新思路。
  • 网友4 2025-09-14 18
    数学研究需要传承,AI帮忙是好事,但不能丢了根本。
  • 网友3 2025-09-14 18
    Goodhart定律的应用确实很有意思,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评估体系。
  • 网友2 2025-09-14 18
    AI发展太快了,数学家的话值得注意,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过程的。
  • 网友1 2025-09-14 18
    这个报道很insightful,感觉数学和科技结合很重要,需要平衡发展。
查看“陶哲轩揭秘:AI在数学项目中的隐性危机与解决方案”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