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防沙治沙超6500万亩 荒漠变绿洲内蒙古付出了哪些努力

2025年9月16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5年防沙治沙超6500万亩 荒漠变绿洲内蒙古付出了哪些努力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始终把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放在重要位置。近五年时间,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一亿亩,防沙治沙超过6500万亩。



一、阿拉善盟:黄河“守沙”要塞的打造


在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阎王鼻子”曾是沙尘暴频发、商队坠河的险地,如今通过黄河上中游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转变为生态屏障。2022年启动该项目后,如今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4%以上,每年阻止约150万吨流沙进入黄河,成为黄河西线重要的“守沙”要塞。



二、鄂尔多斯:“十大孔兑”的分区施策


鄂尔多斯“十大孔兑”地带曾因砒砂岩水土流失严重,影响黄河生态。通过新建淤地坝、植树种草等分区治理(上游、中游、下游),入黄泥沙量大幅减少。以达拉特旗西柳沟为例,入黄泥沙量由过去的每立方米1550千克锐减至195千克,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显著提升。



三、库布其:光伏长城的“双效”治理


库布其沙漠推动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开发融合,打造“光伏长城”。该项目长约400公里,年均发电量2000亿度,同时实现生态治沙300万亩。光伏板阻挡风沙、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板下种植沙生作物,形成“光伏-种植-养殖-生态修复”循环,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内蒙古“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2727万千瓦,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38.88万亩。



历经艰辛努力,内蒙古将荒漠改造为绿洲,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防沙治沙工作持续推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6 10
    光伏治沙等创新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好经验。
  • 网友9 2025-09-16 10
    黄河生态屏障的打造,让黄河更清澈,意义深远。
  • 网友8 2025-09-16 10
    为内蒙古付出努力的治理者点赞,生态变好后生活更美好。
  • 网友7 2025-09-16 10
    防沙治沙不是短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成果很欣慰。
  • 网友6 2025-09-16 10
    从曾经的多沙尘到如今绿洲,变化太大了,值得点赞。
  • 网友5 2025-09-16 10
    不同区域用不同方法治理,科学合理,效果显著。
  • 网友4 2025-09-16 10
    看到当地治理荒漠的成果,感觉生态保护很有希望。
  • 网友3 2025-09-16 10
    光伏和生态结合的方式很聪明,既保护生态又发展经济。
  • 网友2 2025-09-16 10
    内蒙古的治理措施很有效,荒漠变绿洲太令人振奋。
  • 网友1 2025-09-16 10
    防沙治沙工程让家乡环境变好,以后空气更清新了。
查看“5年防沙治沙超6500万亩 荒漠变绿洲内蒙古付出了哪些努力”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