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岭丰碑:抗战岁月里贵州的坚守与奉献

2025年9月19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80载山河巨变,正道沧桑。莽莽黔山不言,民族存亡之际的壮烈呐喊仍在回响。从热血报国的全民动员到寸土不让的殊死拼搏,从西迁延续的文明薪火到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从战时工农业经济的艰难突围到交通网络动脉的全力构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引领下,贵州儿女前赴后继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


63.9万贵州“草鞋兵”血染山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拉开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后进入全民族抗战。贵州共征兵63.9万人,以当时约100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100人中有6人奔赴前线。他们穿着草鞋、装备简陋,从贵州深山一路打到上海、台儿庄等多场会战,“草鞋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寸山河一寸血”,他们说“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


11个陆军师参与多场抗战会战


由黔军改编或以黔籍官兵为主的11个陆军师,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等,以及两次远征军作战。滕久寿、全正熹等爱国将士血洒疆场,其中102师就有9000余人牺牲;长征转战贵州的红军部分编入八路军、新四军,继续参与抗战。


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生命线


晴隆二十四道拐作为滇黔公路咽喉,贵州8万余民工用铁锤、锄头等工具凿出“抗战生命线”。1937 - 1945年,总计有45万吨国际援华物资经此运往前线。盘江桥、旧州机场等交通要地,在日机轰炸下被重建,一次次保障补给线畅通,成为“抗战生命线”的典范。


图云关:国际医疗队救援中心


1939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入驻贵阳图云关,与中国人民并肩开展救护工作。救护总队全盛时达150多个医疗队,3420名医务人员,培训超2万人,为抗战提供重要医疗支持,图云关成为抗日救护“心脏”。


文物与古籍的守护


1939年,故宫博物院将80箱共1022件国宝秘藏安顺华严洞;1938年,文澜阁《四库全书》运抵贵阳,秘藏6年。工作人员通过防潮、改造环境等措施,保障文物安全,体现对文化遗产的守护。


高校西迁:文化薪火延续


抗战期间,23所外省高校内迁贵州,如浙江大学西迁至遵义、湄潭办学7年,保护文化,培养人才,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山河为证,丰碑永铸


80载后,二十四道拐、旧州机场等地成为纪念地,黔岭之上留存着抗战精神,激励后人奋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9 20
    应该多开展抗战主题教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贵州的抗战付出
  • 网友9 2025-09-19 20
    详细记录了文物、高校、医疗等方面,很全面,能更好了解这段历史
  • 网友8 2025-09-19 20
    历史是要铭记的,贵州的抗战贡献明确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网友7 2025-09-19 20
    草鞋兵的故事很励志,贵州人民在民族危亡时的勇气很让人敬佩
  • 网友6 2025-09-19 20
    从兵员到物资,贵州全方位支持抗战,这种团结精神很珍贵,应该更多宣传
  • 网友5 2025-09-19 20
    抗战精神永恒,贵州人民在这段历史里的表现很值得学习,要弘扬
  • 网友4 2025-09-19 20
    小学时学历史,现在看到详细记录,才知道贵州在抗战有多重要,很受教育
  • 网友3 2025-09-19 20
    了解贵州在抗战中的角色后,更佩服先辈,他们的坚守和牺牲值得纪念
  • 网友2 2025-09-19 20
    抗战时期贵州的付出真的很震撼,草鞋兵、生命线这些事迹很感动,要传承这种精神
  • 网友1 2025-09-19 20
    这让我想起了爷爷讲过的抗战故事,贵州人民在抗战中的贡献太伟大了,一定要铭记历史
查看“黔岭丰碑:抗战岁月里贵州的坚守与奉献”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