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版“夸父追日” 我国离实现“人造太阳”还有多远?

2025年9月2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太阳,亿万年来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科学家们设想,如果能在地球上模仿出太阳释放能量的方式,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这一领域被业界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技术。2024年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将核聚变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人造太阳”需要在地球上创造类似太阳内部的环境,模拟发光发热并稳定运行。相比目前的核电站,可控核聚变能量密度更高、材料几乎取之不尽、放射性污染更低,安全性也更高。2025年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不断传来新进展:1月,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刷新世界纪录;3月,“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


在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一个建造“人造太阳”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正在紧张施工,其目标是要在地球上首次演示用聚变能点亮第一个灯泡。科学家们研发出托卡马克装置,利用强磁场形成环形“磁笼”,将高温等离子体悬浮在真空室中央,与容器壁隔离以避免高温破坏,实现安全稳定的聚变反应。预计“BEST”装置将于2027年底建成,之后将在世界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可控核聚变研究多路线同步探索。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初创团队共同参与。例如河北新奥能源采用“氢和硼”作为燃料,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路线进行研究,采用阶梯加热方式提升等离子体温度;四川等地的商业团队也搭建核聚变研发装置,推动产业化进程。此外,我国在基础科研和工程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沿,多地(如上海、安徽、四川)已布局产业政策,加速“人造太阳”技术发展。


专家预计,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落地将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我国离实现“人造太阳”的目标正逐步临近。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20 07
    国家搞这个技术,以后能源更安全环保了,太好了
  • 网友9 2025-09-20 07
    前沿技术有很多创业机会,政策支持好很暖心
  • 网友8 2025-09-20 07
    科技发展需要培养人才,教育应该支持这些领域
  • 网友7 2025-09-20 07
    清洁能源太需要了,希望‘人造太阳’早实现让生活更好
  • 网友6 2025-09-20 07
    我国在科技领域成果显著,可控核聚变成为热点很让人期待
  • 网友5 2025-09-20 07
    商业团队加入后产业更有活力了,未来肯定能搞出来
  • 网友4 2025-09-20 07
    科学家们很不容易,克服这么多难题很佩服
  • 网友3 2025-09-20 07
    可控核聚变很有意思,以后想学相关专业了解
  • 网友2 2025-09-20 07
    科技真厉害,以后不用愁能源了,太期待了
  • 网友1 2025-09-20 07
    这个技术能解决能源问题,国家搞得太对了,希望早点实现
查看“当代版“夸父追日” 我国离实现“人造太阳”还有多远?”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