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财经观察:‘双十一’促销为何越来越早?

2025年10月25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近年来,“双十一”开启时间愈发提前,京东、抖音、天猫等平台促销周期不断拉长。今年,京东于10月9日启动,比去年提前5天;抖音衔接中秋大促,周期长达57天;天猫10月15日启动,周期达31天。
面对“双十一”的“提前潮”,其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一、消费心态转变: 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大促态度逐渐从“狂热”转向“平常”,不再将大量需求集中在一两天下单。因为大促期间玩法复杂、快递拥堵、售后麻烦等问题,让消费者习惯于更分散的消费模式。“双十一”早启动的趋势,首先与这种消费者心态转变密切相关。(李鸣涛:消费者心态转变是重要因素)

二、平台促销策略调整: 电商平台纷纷调整促销策略,一方面延长大促周期,分段激发消费;另一方面着力提升稳定性与保障力度,优化消费体验。
例如:淘宝闪购参与“双十一”,推出外卖五折,并将更多品类接入“小时达”“半日达”;京东搭载“爱购”智能搜索推荐功能,用户口述需求,就能精准匹配所需商品;电商还纳入AI辅助工具,简化消费者选择成本,提升购物体验。(陈端:AI工具应用将提升购物体验)

三、商家感受不同: “双十一”周期拉长,对头部商家而言,意味着无需突击备货,履约压力降低,库存周转率提升;但对中小商家而言,却面临平台规则和流量裹挟,竞争更加激烈,流量成本上升,处境两难。
(头部家电品牌负责人:提前启动按单备货提升效率;奢侈品买手店主理人:大促竞争激烈,中小商家难复制从容)

四、周期拉长的意义: 周期拉长让物流压力明显减轻,早年“双十一”爆仓、配送延迟问题得到缓解。同时,“双十一”作为全年重要促销活动,在竞争下成为平台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维持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推动电商生态在物流供应链、前端配送体验等方面持续优化,实现微创新与系统进化。(盘和林:电商平台通过调整周期提升竞争优势)

“双十一”迈入第17个年头,其核心价值已从单纯促销转向电商行业革新风向标,涵盖AI落地、即时零售等多元方向,持续拓展电商想象空间与价值边界。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5 14
    ‘双十一’提前是商业策略,消费者除非刚需,否则没必要太早买。
  • 网友9 2025-10-25 14
    我觉得现在网络促销太乱,‘双十一’提前也没啥特别优势。
  • 网友8 2025-10-25 14
    ‘双十一’越来越早,科技也跟上,确实方便了购物。
  • 网友7 2025-10-25 14
    电商促销越来越规范,‘双十一’提前也是为了让消费更合理。
  • 网友6 2025-10-25 14
    ‘双十一’提前了,我反而觉得省心,不用临时凑单。
  • 网友5 2025-10-25 14
    现在‘双十一’能早买早享受,物流也方便,挺好的。
  • 网友4 2025-10-25 14
    ‘双十一’提前是趋势,商家和平台都在搞,消费者也得适应呀。
  • 网友3 2025-10-25 14
    我倒觉得‘双十一’越提前越麻烦,大促期间东西多,挑花眼。
  • 网友2 2025-10-25 14
    ‘双十一’提前了方便很多,现在用AI选东西准,购物体验确实提升。
  • 网友1 2025-10-25 14
    我觉得现在‘双十一’越来越早,能提前准备购物,不过商家套路也多,得仔细挑。
查看“新华网财经观察:‘双十一’促销为何越来越早?”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