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滥用,到底怎么治?

2025年8月24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人工智能合成技术滥用事件频发,声音、形象被克隆、滥用的现象令人担忧。奥运冠军、配音演员等群体遭遇合法权益侵害,引发社会对信任维系与监管立法的关注。

案例回顾:

  • 奥运冠军全红婵、王楚钦等人的声音被AI克隆用于商业宣传;
  • 配音演员孙晨铭的声音被未授权克隆用在房产企业宣传中,维权后获版权费用;
  • 名人、教师等形象与声音被AI合成冒用,引发信任危机。

A I技术的发展让“真与假”的界限日益模糊,AI换脸、声音克隆等技术使“耳听眼见”都未必为实。配音演员武扬表示,AI合成技术已达以假乱真程度,辨别难度加大。

监管行动:

  • 微信平台处置1.2万条AI仿冒违规内容,关闭3281个账号;
  •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AI侵权案,判定侵犯肖像权与声音权益;
  •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处置违规AI产品与信息。

立法与规范:

即将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添加标识,标志监管规范推进。专家呼吁完善人工智能立法,构建安全、公平的AI发展环境。

在技术发展与社会治理间,如何平衡创新与规范,成为AI时代的重要课题。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4 08
    对AI的滥用必须严惩,否则社会秩序会乱套。
  • 网友9 2025-08-24 08
    希望立法后,AI能帮助我们,而不是欺骗我们!
  • 网友8 2025-08-24 08
    AI技术是把双刃剑,需要合法合规使用,不然隐患多。
  • 网友7 2025-08-24 08
    现在AI能冒充名人,以后搞怪视频都不真实了,笑死。
  • 网友6 2025-08-24 08
    AI发展太快,必须立法规范,不然风险太大。
  • 网友5 2025-08-24 08
    加‘内容由AI生成’的标识挺好的,能让大家明白是假的。
  • 网友4 2025-08-24 08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AI破坏了,亟需加强立法!
  • 网友3 2025-08-24 08
    监管要跟上技术发展,不然谣言和假信息会越来越多。
  • 网友2 2025-08-24 08
    应该加快立法,让AI使用有规矩,不然以后更乱!
  • 网友1 2025-08-24 08
    现在AI能模仿声音和形象,以后怎么保障信息安全呀?
查看“人工智能的滥用,到底怎么治?”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