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进工厂,大别山老区蹚出振兴新“丝”路

2025年8月27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这片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养蚕大镇,以“桑蚕进工厂”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从上世纪80年代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开始,槎水镇凭借传统桑蚕产业成为当地名片,如今通过工厂化养蚕实现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中畈村蚕桑产业园,恒温车间里,蚕宝宝在智能调控的温度、湿度环境中进食。工厂化养蚕采用人工饲料,解决了传统桑叶养蚕受气候、季节限制的痛点,不仅提高成活率和产茧量,还让桑蚕养殖更高效、更省心。


中畈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旗说,工厂化养蚕比传统方式提高10%-20%产茧量,蚕茧质量更优,5A率达90%以上,这让村里决心推进产业转型。




回顾发展历程,2016年曾是贫困村的中畈村开始研究养蚕产业,杨红旗作为养蚕大户,带领乡亲们规模化养殖。2020年成为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入选全国“一村一品”(蚕桑)示范村镇。2023年建成全龄饲料养蚕工厂,2024年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带动150余户蚕农户均增收6000元。




工厂化养蚕的益处多:一是节省空间,集约化养殖提升效率;二是不受季节和农民技术限制,缩短饲养周期;三是减少人工投入,让养蚕从“苦差事”变“轻松营生”。


目前,中畈村采用“适龄转桑”和“全龄饲料”两种模式,还计划延伸蚕桑产业链,打造农文旅融合的蚕桑村,未来将发展桑黄菌、桑叶茶等深加工产品,开展蚕桑研学等活动,让桑蚕产业更具活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7 17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这种桑蚕产业振兴模式很有代表性,值得学习推广。
  • 网友9 2025-08-27 17
    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传统产业升级空间很大,有市场前景。
  • 网友8 2025-08-27 17
    蚕宝宝住在漂亮的车间里,很厉害!
  • 网友7 2025-08-27 17
    从传统农业到工厂化养殖,体现了科技赋能乡村,这种产业升级很有意义。
  • 网友6 2025-08-27 17
    没想到老区养蚕有这么多新玩法,以后去乡村旅游还能了解这些,很感兴趣。
  • 网友5 2025-08-27 17
    现在养蚕工厂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省时又省力,确实很好。
  • 网友4 2025-08-27 17
    这种现代化养殖方法很先进,以后可能很多传统农业都会这样发展,很期待。
  • 网友3 2025-08-27 17
    桑蚕产业这么励志,我觉得以后可以考虑在农村搞养殖,很有意义。
  • 网友2 2025-08-27 17
    我们以前养蚕都是靠天吃饭,现在工厂化养蚕方便又可靠,以后日子更有奔头了。
  • 网友1 2025-08-27 17
    这种模式太贴心了,以后养蚕不用受天气影响,还能多赚钱,乡村发展越来越好了!
查看“桑蚕进工厂,大别山老区蹚出振兴新“丝”路”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