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里的生死抉择——李云鹏与刘老庄连的抗战故事

2025年8月29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编者按】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抵御外敌。历经岁月的抗战信物是历史见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抗战信物·时空对话》系列报道,以“信物”为媒介,邀请当代青年与抗战亲历者的后人展开对话,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探寻跨越时代的青春信念。

抗战信物·时空对话 | 烽火家书中的未竟期盼:李云鹏与刘老庄连的生死抉择
(来源:视频综合)

“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这封跨越烽火的平安家书,来自抗战英烈李云鹏,他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唯一留有家书的人。李云鹏家书里写着“凯然而归”,执笔的他却永远留在了刘老庄。1943年,李云鹏所在连队于刘老庄战斗全连壮烈牺牲。朱德总司令评价这场战斗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最高表现”。

为探究英雄连队,陆军工程大学学员寻访李云鹏妹妹李爱云,她诉说八十二烈士事迹:“这是我大哥李云鹏在沛县高小的毕业照,是唯一照片。”

李云鹏1920年生于江苏沛县,沛县高小求学时,日本侵占东三省,他心中燃起爱国火种,笔记本上“卖国可耻、救国光荣”字迹坚定。16岁参加抗日先锋队,18岁入党,后来编入部队,先后任宣传员、文化教员等,从战士成长为指导员。

1941年,李云鹏在作战间隙写给家书,数百字牵挂家中老幼与亲人,字里行间满是念家情,提及“工作也非常忙碌,可是为了——所以我之工作精神也非常兴奋”,盼“凯然而归”。

1943年春,日军调集兵力“扫荡”苏北抗日根据地,3月18日凌晨进犯刘老庄,李云鹏所在连队(全连82人,装备简陋)为掩护百姓与党政机关,选择阻击。敌人上千人、配精良武器,而连队仅有重机枪、轻机枪等。战士们利用“交通沟”作战,几次突围未果后,放弃无效撤退,决心死战到底。

拂晓到黄昏的激战里,敌人以百门火炮猛轰,喊话招降,但战士们坚不投降,五次冲锋被击退。傍晚,千余日伪军围困,战士仅剩20余人,子弹打光后,以刺刀、枪托、小锹等与敌人殊死搏斗,82勇士全部壮烈殉国。写下“凯然而归”的李云鹏也永远留在了刘老庄。

战斗后,新四军重建4连,命名为“刘老庄连”。李云鹏妹妹李爱云,1967年第一次赴淮阴祭扫烈士墓,深受震撼后主动插队、守护烈士故事,已讲56年。她感慨:“八十二烈士精神是无私爱国,我要将精神传承下去。”

如今,李云鹏的家书陈列于展柜,刘老庄土地繁花似锦,英雄精神薪火相传,刘老庄连培养众多战士,烈士精神永存。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9 00
    刘老庄连的牺牲精神很伟大,要传承他们的信念。
  • 网友9 2025-08-29 00
    这些历史故事很感人,要铭记英雄,守护精神。
  • 网友8 2025-08-29 00
    老人的故事讲得很好,我要把这份精神传下去。
  • 网友7 2025-08-29 00
    抗战信物很有教育意义,能让我们懂爱国。
  • 网友6 2025-08-29 00
    从历史中能学到很多,这些英雄的故事要永远记着。
  • 网友5 2025-08-29 00
    老人的坚守很让人敬佩,传承精神很重要。
  • 网友4 2025-08-29 00
    刘老庄连的壮烈牺牲很震撼,应该更多宣传这种精神。
  • 网友3 2025-08-29 00
    每个信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李云鹏的家书太有力量了!
  • 网友2 2025-08-29 00
    抗战时期这些战士太伟大了,他们的故事要讲给子孙听。
  • 网友1 2025-08-29 00
    这段历史让人感动,英雄精神要传承!
查看“烽火家书里的生死抉择——李云鹏与刘老庄连的抗战故事”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