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技人才济济却难诞生尖端企业 背后有多重原因

2025年8月16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印度科技人才济济却难诞生尖端企业——创新生态等多重因素制约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出,印度作为全球科技人才“摇篮”,为硅谷输送大量精英工程师,却难在本土培育出英伟达、DeepSeek等尖端科技企业,原因涉及创新生态、产业结构、制度环境等多重层面。



  • 创新生态与产业结构问题


    • 印度产业更擅长贸易分销、品牌打造,创新能力不足,常将创新拱手让人。

    • 本土企业倾向仿制,如近70%原料药依赖中国进口,创新多靠等待欧美专利到期后仿制。

    • 创业公司集中在高档曲奇、冰淇淋等领域,缺乏芯片、新能源等尖端领域布局(引用印度商务部长批评)。


  • 人才流失与教育短板


    • 印度理工学院等顶尖院校毕业生大量赴美,如计算机系毕业生中26人入籍美国,短期难回流。

    • 顶尖大学科研成果产业化、商业化不足,科研与产业需求脱节。

    • 高校课程侧重传统编程,缺乏前沿AI研究实验室和资源,AI博士培养体系薄弱。


  • 资本与政策困局


    • 风险投资更青睐“快速变现”的消费科技,2024年5家独角兽集中在电商、支付领域。

    • 研发投入占GDP 0.6%,远低于美、中,私营部门研发投入占比仅36%。

    • 政府政策存在矛盾,如军工领域寡头垄断,新创企业难拿到国防订单,保护主义扼杀竞争。


  • 转机与乐观信号


    • 美国移民政策变化削弱赴美深造意愿,人才外流压力缓解。

    • 风险投资资金回升,2024年投资额增长,航空航天等优势领域显现。



尽管存在挑战,印度在科技领域仍有机会,需突破创新生态等制约因素。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16 06
    资本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印度要优化这些方面。
  • 网友9 2025-08-16 06
    政府应该给创业公司更多的支持,这样才能有创新。
  • 网友8 2025-08-16 06
    希望印度的孩子们能有更多的科技企业供他们选择。
  • 网友7 2025-08-16 06
    高校科研与产业结合是关键,印度需要在这方面改进。
  • 网友6 2025-08-16 06
    很有趣的报道,想设计智能设备,希望能有本土企业支持。
  • 网友5 2025-08-16 06
    科技发展需要时间,印度有潜力,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 网友4 2025-08-16 06
    印度可以借鉴中国发展科技企业的经验,抓住AI等方向。
  • 网友3 2025-08-16 06
    从教育角度讲,高校应该加强科研成果和产业的结合,这样人才才能留得住。
  • 网友2 2025-08-16 06
    希望印度能培育出像英伟达这样的企业,为国家做贡献。
  • 网友1 2025-08-16 06
    科技企业发展需要完善创新生态,印度要下功夫。
查看“印度科技人才济济却难诞生尖端企业 背后有多重原因”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