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里的‘AI生成’标识成新规 你刷的短视频标注了吗?

2025年10月24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在短视频、图文等数字内容中,你是否注意到“AI生成”的标识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AI生成内容的“身份标识”成为行业新规。


该办法提出,用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必须强制亮明“数字身份证”,采用显式(如文字标注“人工智能生成”/“AI生成”)和隐式(技术层面嵌入元数据等)标识,让用户清晰识别内容属性。


从用户反馈来看,像来自湖北武汉的刘女士这样经常刷短视频的人表示,添加“AI生成”标识很有必要。她提到,之前刷到一些内容怀疑真实性却无法核实,现在看到短视频带有“AI生成”提示后,“一目了然,很清楚”。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生成式AI生成的内容纷繁复杂,有时难辨真假。该办法通过全链条责任划分(涵盖设计开发、用户使用、内容传播等环节,对不同主体设置不同义务),规范AI生成内容标识行为,实现内容溯源与责任认定。


各大平台与厂商积极响应。《标识办法》配套实施的《标识方法》的技术标准,让大模型厂商(如DeepSeek)、短视频平台(抖音、今日头条等)开始对AI生成内容添加标识。例如,抖音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协助创作者为AI内容添加提示标识;同时实施“AI内容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为内容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指出,《标识办法》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首部“办法+强标”组合拳,开创了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配合实施的新型治理模式。其管理维度明确生成、传播、分发全链条主体责任,监管维度建立审核、监测、追责的闭环机制,技术维度规范显隐标识体系,为AI安全治理提供清晰路径。同时,该办法有助于规范AIGC行业发展,倒逼企业建立合规体系,防范虚假信息泛滥,推动AI在文本对话、内容制作等场景健康落地。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4 07
    平台和厂商响应得不错,标识功能已经上线,以后大家刷短视频时注意下,确保内容真实,维护网络生态。
  • 网友9 2025-10-24 07
    规范标识能促进AI行业健康,以前没标识容易乱,现在有了,大家用着更放心,科技向善很重要。
  • 网友8 2025-10-24 07
    这个办法太好了,以后不用怕被AI内容骗,能清楚知道,支持国家这样做!
  • 网友7 2025-10-24 07
    从技术溯源到标识规范,这个治理很系统,能保障网络空间内容真实,对行业发展有长远好处。
  • 网友6 2025-10-24 07
    以后短视频里可能全是‘AI生成’标注?就像超市食品标生产日期一样,习惯了就好,现在AI做的还挺好看的。
  • 网友5 2025-10-24 07
    这个规范很务实,之前AI生成内容没标识确实麻烦,现在有了标识,平台和厂商也该好好落实,不然没意义。
  • 网友4 2025-10-24 07
    我以前刷短视频总怕被忽悠,现在有标识就安心了,不用再怀疑,国家政策好,给老百姓保障。
  • 网友3 2025-10-24 07
    以后刷短视频会不会像过电影一样,各种AI生成标识?不过好玩,以后能知道哪些是AI做的,哪些是真人操作,有趣!
  • 网友2 2025-10-24 07
    强制标识很必要,现在AI生成的内容太逼真,容易混淆真伪,制度能让大家更放心使用数字内容。
  • 网友1 2025-10-24 07
    这个规定好,以后刷短视频能知道是AI做的,不用瞎担心内容假了,对老年人特别重要,防止被误导。
查看“短视频里的‘AI生成’标识成新规 你刷的短视频标注了吗?”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