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AI化:机遇与隐忧并存

2025年10月25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双11电商AI化情况


2025年“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借助AI工具产品上线与服务,突出各自的AI电商属性,向消费者描绘更智能、更便捷的交互体验,并向商家承诺AI应用工具能实现降本增效。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等商家积极安排电商团队测试AI工具,但在被问及效果时指出,处于摸索阶段,还未完全找到章法。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商家对AI的态度与孙来春相似。


平台与商家互动:京东强调今年是AI等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双11”,通过免费开放大模型客服、设计智能体等服务,让京小智、京点点等AI工具缩短消费者等候时间、提升咨询体验,助力商家增收;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推出AI万能搜、拍立淘等6款AI导购工具,以及AI客服店小蜜5.0、AI美工等经营工具,帮助商家降本增效,经测试在搜索相关性、推荐信息流点击量、商家广告ROI等方面有所提升。


商家面临的多重挑战



  • 3C家电品牌电商负责人反映,其店铺接入多款AI客服工具,理论上能节省40%的人工客服成本,但测试免费版本后,需要定制开发、员工培训以及平台持续技术服务费等额外投入,导致在天猫和京东两个平台的IT支出较2024年总支出高出几十万元,商家在看到效果前需承担不小投入。

  • 医疗器械类目中小商家郑平使用平台免费的AI改图等基础工具后,发现涉及经营需选择付费产品,部分推荐、托管类的AI产品效果不佳,他认为很多推介推广、生意托管类的AI产品用了等于没用,通过使用AI客服实现平台承诺的增益结果需一年检验能否回本。

  • 美妆商家沈君在对AI的应对能力担忧中迎来“双11”流量洪峰,她在抖音、京东、淘天等平台全量应用了AI客服,每个平台店铺预备一名真人客服待命,但大促预售首日AI Agent出现答非所问、操作失准等问题,影响了用户正常购物流程,沈君紧急投入人工客服团队补救,开始重新审视技术应用的隐形成本与风险。


AI局限与算法风险


电商平台为商家提供的SaaS服务中,涉及商品内容、营销内容、广告内容的生成,在AI大模型迭代进程中存在“幻觉”问题。例如,美妆商家沈君希望AI在商家侧的智能生成能力更稳定,但AI直接生成了错误营销方案,团队需要投入人力审核修正;3C家电品牌电商负责人担忧基于算法模型,平台给商家提供的涉及选品、销量预测、库存管理等核心经营向的AI工具产品,若存在严重幻觉会影响最终决策,其今年“618”因过度相信算法预测的补货建议,导致一款智能保温养生壶出现库存积压,需在“双11”打折清仓。


多方磨合与未来展望


电商平台、商家与AI工具提供商处于磨合期,“一定会经历阵痛,就像从PC电商转向无线化、移动电商时一样。”一位电商代运营机构创始人称,他们在与商家一起处于与AI的磨合期,但同时,电商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平台、商家寻求发展的关键一定是效率提升和体验创新,学会与AI共生是明智之举。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搜推智能总裁凯夫也指出,平台方通过AB测试验证着AI技术和应用在商业实践中的效果,但AI不是万能药,帮商家提效降本、做好品牌的前提是商家得有好的品牌、清晰的定位和客群,AI可以辅助商家做营销、内容生产、创作等经营链路的后续环节。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5 15
    未来电商和AI结合肯定更便捷,现在还在摸索阶段
  • 网友9 2025-10-25 15
    看报道里商家试AI的感受,确实需要时间适应
  • 网友8 2025-10-25 15
    AI在电商里的作用很大,商家积极尝试才会有发展
  • 网友7 2025-10-25 15
    从报道看,商家对AI应用有挑战,但只要磨合好,肯定有好处
  • 网友6 2025-10-25 15
    双11电商用AI肯定更智能,不过商家应用时要考虑风险
  • 网友5 2025-10-25 15
    商家应用AI工具降本降本是好事,就是成本和效果得匹配
  • 网友4 2025-10-25 15
    AI技术发展快,电商行业利用起来还是得稳步推进
  • 网友3 2025-10-25 15
    双11加AI工具购物确实方便,不过商家咋用得看实际效果
  • 网友2 2025-10-25 15
    商家用AI降本增效是利好,但得先试出效果,不能盲目跟风
  • 网友1 2025-10-25 15
    AI在电商应用是个趋势,商家得慢慢摸索着来,别着急
查看“双11电商AI化:机遇与隐忧并存”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