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未来成外科副驾,难点在通用性
(图片来自网络)
在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下,手术机器人未来将成为外科医生的副驾,帮助医生提高手术效率,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外科手术治疗。
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窦琪在2025何享健科学基金资助青年科学家首期项目揭晓仪式期间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发展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难点在于通用性。
据她介绍,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全球每年有200多万台手术是有手术机器人参与的,涉及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等很多外科手术。
手术机器人市场连续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窦琪成为2025何享健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项目首期资助的20位青年科学家之一。该资助重点支持医学与生命科学、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两大领域,窦琪“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的研究项目是生命科学领域入选项目之一,这次获得了200万元的资助。
该项目旨在开发具身智能技术,使机器人能理解复杂手术场景、自主规划、完成手术操作步骤。窦琪说,这笔资金将投入到AI大模型研发,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平台SurRoL,进一步促进手术机器人的自主操作,希望把手术机器人的“自动驾驶”水平从L2提高到L3。
L2是单个手术步骤操作任务的自主化,L3是长程任务、更复杂多步骤操作的自主化。近期,香港中文大学多学科交叉团队基于具身智能技术,完成了全球首次腔镜机器人多任务自主操作的活体动物测试。
下一步,窦琪表示,在各类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她的团队将继续提高手术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目前的难点在于手术的复杂性和AI通用性。”窦琪说,不同人的体内情况、不同医生的操作习惯都有差异,她希望提供通用AI工具,帮助不同科室的医生,做不同专科的手术。
“基于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在不同的光照、不同血管粗细等情况下,手术机器人都可以实现自主操作,这是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去攻克的问题。”窦琪说。
在商业化方面,窦琪已与国产机器人公司康诺思腾合作,后者在中国已拿到三类证,开展临床应用,香港一些医院也在临床使用相关的手术机器人。窦琪表示,手术机器人智能化未来商业落地规划包括AI辅助操作与外科医生协作等。
评委与项目评审表示,该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项目注重技术创新与应用潜力,资助的20个项目有广泛应用价值。
最新新闻
- 2025年10月26日:AI安全新漏洞:LARGO技术暴露模型‘潜意识’隐患
- 2025年10月26日:智元推出零门槛零代码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 助力人形机器人高效落地
- 2025年10月26日:华为公布余承东增任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职务调整
- 2025年10月26日:保时捷宣布涨价!销售利润暴跌99%?车企调整与市场压力引关注
- 2025年10月26日:适老支付调查(上)|免密支付成扣款“刺客”:诱导式设计,让中老年消费陷困境
- 2025年10月26日:两岸融合中的闽台文化:以音乐为纽带的文化桥梁
- 2025年10月26日: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稳固
- 2025年10月26日:冰箱贴为啥火出圈?文博文创成新宠
- 2025年10月26日: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二论
- 2025年10月26日:三代传承点亮灯具市场,一盏灯见证发展变迁
- 2025年10月26日:国际锐评:中国新质生产力为世界注入新动能
- 2025年10月26日:台湾光复纪念日正式设立,彰显国家主权与统一信心
- 2025年10月26日:从一度濒危到改革突围——台州乱弹好戏连台
- 2025年10月26日:中国北斗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启动下一代关键技术攻关——从“天边”到“身边”的进化
- 2025年10月26日:亚马逊部署电动助力四轮车 服务欧美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
- 2025年10月26日:亚马逊自动化计划取代超60万岗位,三年节省126亿美元
- 2025年10月26日:OpenAI推出AI音乐模型,音乐创作迎来智能革新
- 2025年10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02星,空间科技再创佳绩
- 2025年10月26日:华为任命余承东为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
- 2025年10月26日:金山办公推出AI表格产品,迎战钉钉、飞书挑战表格赛道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