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支付功能暗藏风险 老年群体遇“默认隐忧”

2025年10月27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适老支付功能暗藏风险 老年群体遇“默认隐忧”


新型支付功能(先用后付、免密支付)以“高效便捷”为标签加速覆盖中老年人数字生活,但默认设置、操作复杂性引发消费隐忧,多平台此类功能存在“开通容易关闭难”“默认勾选”等问题,导致中老年人遇被动开通、误操作等困扰。


调研:功能便利下现隐忧


从电商到社交,新型支付功能融入中老年人生活,但调研发现多老人遇“被动开通”与“操作困扰”。



  • 王阿姨遭遇重复下单:因“先用后付”默认开通,不了解扣款流程致重复下单,引发对资金流向担忧。

  • 老人担忧小额支出:短视频平台小额免密支付“无感”,致误下单导致资金流失,次月才发现余额异常。

  • 超半数老人遇被动开通:调研十余位中老年人,超半数遇此类功能被动开通,近十分之一“吐槽”功能风险。


亲测:功能开通易 关闭绕迷宫


实测主流电商平台,发现功能开通环节便捷,但关闭复杂,如小红书跳转微信、支付宝关闭,部分平台关闭步骤超5步。



  • 开通:商品付款时嵌入开通选项,同意协议、输入密码即可。

  • 关闭:部分需跳转第三方支付App,或平台内步骤繁琐,如需点击平台、更多工具、支付设置等。

  • 默认勾选:商品付款时优先勾选免密/先用后付,易导致非意愿使用。


回应:平台与专家给出的思考


平台称有风控保障,专家建议优化功能,如明确告知风险、便捷关闭、设置额度限制等。



  • 平台角度:提升支付成功率、转化率,有额度限制和风控。

  • 专家建议:遵循“明确告知、主动选择、便捷管理”原则,开通/关闭要便捷,设置差异化额度。


建议:给特殊人群把好“度”


针对老年群体,建议平台优化功能,如手动选择开通、提供老年友好版、建立先行赔付机制等。



  • 手动选择开通:避免默认,让用户主动确认。

  • 老年友好版:简化交易流程,方便中老年人操作。

  • 先行赔付:诱导开通或误扣款时,平台先行垫付损失。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7 00
    操作复杂是我们老年人最怕的,要是能有一键关闭,我们的安全感就高啦。
  • 网友9 2025-10-27 00
    现在科技发展快,但老年人使用这些功能确实需要特殊照顾,建议多给点简单选项。
  • 网友8 2025-10-27 00
    平台要做好引导,同时也要保护老人,这种功能用前得确认,用后能方便关闭。
  • 网友7 2025-10-27 00
    希望这些功能能更人性,开通前多提醒,别让我们糊里糊涂就用了。
  • 网友6 2025-10-27 00
    平台风控可以,但消费教育很重要,得让老人明白风险,才能保护自己。
  • 网友5 2025-10-27 00
    我不懂这些支付,要是有人指导怎么开、怎么关就好啦。
  • 网友4 2025-10-27 00
    关闭这些功能步骤复杂,得让操作简单点,不然我们老年人用着费劲。
  • 网友3 2025-10-27 00
    现在支付真的很方便,但要是有默认风险,就得给老人设计特殊模式,避免他们受骗。
  • 网友2 2025-10-27 00
    平台确实应该明确提示风险,不然老人容易误操作,得给点缓冲时间了解规则。
  • 网友1 2025-10-27 00
    这种支付功能要是能简化操作,对我们老年人就方便多了,现在总担心不小心多买东西。
查看“适老支付功能暗藏风险 老年群体遇“默认隐忧””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