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群院士铸镜观天,解码星辰的科研传奇

2025年10月28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从元代郭守敬的简仪,到今日“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渴望,如同永不熄灭的星河,穿越时空。本季《大先生》第四季第八期,邀请到“铸镜观天”的天文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院士,走进她与星辰相伴五十余载的岁月,聆听她如何率领团队,用一面“会呼吸”的巨镜,为中国建造了一扇通往宇宙深处的新窗口,让中国在洞察银河、破译星辰起源的征途上,从追随者跃升为引领者。


缘起:一本书种下的“星辰梦”


每一个伟大的梦想,都始于不经意的种子。对于崔向群院士而言,这颗种子是母亲买回的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中天文分册,为她打开了仰望星空的第一扇窗。1975年,崔向群作为工农兵大学生,最初被调配到“光学仪器”领域,她主动放弃了省会南昌飞机制造厂的优渥工作,执意选择处于深山的光学仪器厂。在军工厂的三年,她磨制望远镜光学零件时,主动研究工艺,为科研之路埋下伏笔。1978年恢复考研时,她报考了天文光学天文仪器专业,后赴国外学习,在国际天文界崭露头角。


破题:让镜面“活”起来的世界级创举


当苏定强院士邀请崔向群参与LAMOST项目时,她毫不犹豫选择回国,立志为国家科研做贡献。面对“同时看得广又看得清”的世界级难题,崔向群与团队设计独特结构,用拼接变形镜面实现突破。LAMOST成功后,为人类取得诸多宇宙观测成果,让中国在观测技术上实现跨越。


交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崔向群院士已过古稀之年,思考更多是传承。她希望年轻一代传承科学精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一生回应星空召唤,铸镜不仅是巨镜,更是一架精神阶梯,激励后来者勇敢进发。


更多精彩内容,10月28日21:15分,锁定《大先生》第四季第八期,看崔向群院士以“镜”为笔,写下人类解码星辰的新篇章。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8 15
    这个节目很有意义,了解了很多科学家故事
  • 网友9 2025-10-28 15
    希望更多年轻人从事科研,为科技做贡献
  • 网友8 2025-10-28 15
    科研需要专注和耐心,崔院士团队很棒
  • 网友7 2025-10-28 15
    这种精神很感动,为祖国科技感到骄傲
  • 网友6 2025-10-28 15
    科学家们的坚持让我深受启发,要好好努力
  • 网友5 2025-10-28 15
    看完觉得中国科研很厉害,要支持他们
  • 网友4 2025-10-28 15
    这种传承精神很好,年轻一代要努力科研
  • 网友3 2025-10-28 15
    宇宙探索很伟大,科学家们很值得佩服
  • 网友2 2025-10-28 15
    崔院士的经历很励志,感觉科研需要很多毅力和坚持
  • 网友1 2025-10-28 15
    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科研奉献一生,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崔向群院士铸镜观天,解码星辰的科研传奇”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