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字号’文体活动引领乡村文体新风尚

2025年11月5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村字号文体活动报道


近年来,“村BA”“村超”等一系列带着泥土气息的“村字号”文体活动在乡村广泛兴起。从篮球赛、舞蹈到戏曲等多元文体活动,农民成为主角,不仅丰富了精神生活,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文化新亮点。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网络浏览量破10万次的“村字号”活动超2200场,活动类型多达24种。这股源自田埂乡野的“土味”浪潮,为何魅力十足?


从乡土乐趣到全民盛宴


在重庆涪陵的“村舞”选拔赛上,参赛村民身着特色服饰,将农耕生活融入自编自导的舞蹈,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亲切与熟悉。报告显示,2024年农民文体活动参与率超七成,农民从“看客”转变为“主角”。



  • “村BA”把篮球赛搬到全国活动现场,球员感受到运动热度提升,家乡青少年参与度提高。

  • “村字号”活动带动当地经济,四川雅安“村跑”赛事周边酒店入住率达80%;浙江安吉乡村咖啡馆带动产业,湖南保靖“村厨”活动带动旅游收入40.8亿元。


魅力背后的原因


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保障下,农民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被激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不断释放。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活动提供了坚强支撑,“村BA”等通过短视频传播走向社会全域。此外,农民主体性和文化基因是根本动力。



  • 政策保障激发农民精神需求,传统文化活力释放。

  • 数字化让乡土活动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网络走向全域。

  • 农民主体性强,活动是生活的一部分,彰显自信。

  • 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满足情感需求,提供文化认同。


未来发展方向


推动“村字号”从“一时火”转向“长久红”,需加强青少年参与、培养专业人才、避免跟风、发展农体文旅融合。专家建议设置不同年龄梯度的赛事、开展专业培训、打造特色节目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设置不同年龄赛事,给予青少年更多展示舞台,为国家输送人才。

  • 开展“非遗工坊”“乡村文化培训”增强专业性,提升活动质量。

  • 鼓励相邻村镇联合打造“文化片区”,培育特色节目,形成资源互补。

  • 保留“村字号”原味,探索农体文旅融合发展路子。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1-05 21
    现在我村也搞舞蹈、篮球活动,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劲儿了,年轻人也跟着一起玩了!
  • 网友9 2025-11-05 21
    支持“村字号”活动,这能促进农村文化发展,让农民有更多精神文化生活!
  • 网友8 2025-11-05 21
    村BA火到全国,农村的篮球运动都“出圈”了,感觉农村比城市还热闹!
  • 网友7 2025-11-05 21
    从社会学角度,“村字号”活动体现了农民的主体性,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 网友6 2025-11-05 21
    从经济角度看,“村字号”活动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 网友5 2025-11-05 21
    我喜欢村舞!舞蹈里有很多我认识的东西,和爷爷讲的一样,很有趣!
  • 网友4 2025-11-05 21
    原来农村也能玩这么火的文体活动,“村BA”比某些明星演唱会还热闹,挺好玩的!
  • 网友3 2025-11-05 21
    从文化角度分析,“村字号”活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体现,既保留传统又结合现代传播,很值得推广!
  • 网友2 2025-11-05 21
    村BA太有意思了,把篮球搞成全民活动,以后我也要带朋友去农村的球馆看看,很有特色!
  • 网友1 2025-11-05 21
    这活动太好了,让咱农村人有了舞台上展示的舞台,感觉生活更有意思了!
查看“‘村字号’文体活动引领乡村文体新风尚”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