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喜军解读郧县人研究:人类演化新视角

2025年11月6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倪喜军解读郧县人研究:人类演化新视角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倪喜军带领研究团队,重新研究“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构建出全新的人属系统演化树,阐释龙人和丹尼索瓦人的起源。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26日凌晨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观察者网科普专栏作者岑少宇近日对话倪喜军教授,探讨了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人类演化的相关问题。



倪喜军教授指出,在现代古生物学研究中,“直系祖先”属于伪命题,演化过程是分支状而非一条直线。郧县人与现代人类存在较近的共同祖先,龙人支系与智人支系之间有1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



针对龙人、丹尼索瓦人等支系的关系,倪喜军强调:丹尼索瓦人属于龙人支系,而尼安德特人并非与智人亲缘关系最近,龙人支系与智人支系亲缘关系更近。由于丹尼索瓦人化石样本稀少,暂未正式命名,郧县人化石(约100万年)为研究关键,研究团队重建化石后构建演化树,填补人类演化研究空白。



研究过程中,团队颠覆传统思路,建立检测标准检验化石重建准确性。通过随机抽样检验(如假定重建信息50%错误后多次分析演化树),证明郧县人化石重建系统位置稳定,重建工作可靠。这一技术突破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新方法,也回应了国外学者对化石重建准确性的疑问。



倪喜军还提及古DNA、古蛋白研究方法及挑战,指出化石研究在人类演化研究中具有独特价值——化石年龄约束与化石形态分析结合,能为演化树提供更稳定结论,而古DNA等技术在部分化石中存在瓶颈(如郧县人化石无法提取DNA)。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1-06 15
    看到郧县人研究的进展,感觉古人类历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进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古代世界,我期待后续的研究结果。
  • 网友9 2025-11-06 15
    郧县人研究让我们对人类祖先的多样性有了新的认识,化石和演化树结合运用很厉害,以后学习历史会更有趣了。
  • 网友8 2025-11-06 15
    倪喜军教授的研究方法很先进,检测标准提高了化石研究的可靠性,这对历史文化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我很赞赏这样的科研成果!
  • 网友7 2025-11-06 15
    研究过程严谨,从化石重建到演化树构建都很专业,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类的更多面,历史变得生动起来啦。
  • 网友6 2025-11-06 15
    郧县人研究太有意思了,像拼拼图一样,化石和演化树结合,人类演化的故事越来越清晰了,感觉学到了更多知识。
  • 网友5 2025-11-06 15
    倪喜军的团队在古人类研究上有创新,郧县人化石分析让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时间线更长,科学让历史变得更加真实了。
  • 网友4 2025-11-06 15
    研究做得细致,用新方法验证化石重建的准确性,让古生物学研究更可靠,历史文化研究有了新的依据,让我对科学更加钦佩了。
  • 网友3 2025-11-06 15
    刚开始学习人类演化时有点懵,现在看了研究过程,从化石重建到演化树构建都很有条理,以后学历史能更深入地了解了。
  • 网友2 2025-11-06 15
    郧县人研究像解谜一样,化石重建和演化树构建非常有趣,感觉人类祖先的分支关系越来越清晰了,科学的发展真的很伟大!
  • 网友1 2025-11-06 15
    倪喜军教授团队对郧县人化石的研究很有深度,构建演化树的方法科学,让我们对人类演化有了新的认识,支持历史研究的进步。
查看“倪喜军解读郧县人研究:人类演化新视角”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