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戏骨接连离世,港片黄金时代的“后遗症”仍在延续

2025年11月1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香港老戏骨接连离世,港片黄金时代的“后遗症”仍在延续


香港老戏骨接连离世,港片黄金时代的“后遗症”仍在延续


近半个月,香港演艺圈接连传来四位老戏骨离世的消息,这一现象既让人唏嘘,也折射出港片黄金时代的“后遗症”在延续。



一、离世名单:黄金配角集体落幕


首先是甄志强,这位曾以展昭角色成名的老戏骨,58岁便离世,离世前还在更新短视频,生活状态看似平静,却难逃生命终点。


随后是许绍雄,港圈黄金配角代表,今年仍有4部作品排期,却因重病突然离世,让大众意外。他生前常分享“人生苦短”感悟,却在离世前未完成更多作品。


紧接着是冯淬帆,因《五福星》犀牛皮角色著名,曾角逐金像奖,却因肺炎身体急转直下离世,留下了对人生的豁达却无奈的留言。


最后是林尚武,因丘处机角色被熟知,31年前因鼻咽癌隐退,这次因心脏病离世。这一连串离世,也涉及吴孟达、廖启智等更多港星,形成“黄金配角集体落幕”的趋势。



二、“后遗症”:黄金时代的暗面代价


从表面看,老戏骨离世或许是自然的生命轮回,但他们大多活跃于港片黄金时代(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巅峰期贡献光亮,如今七十多岁,疾病风险更高,但另一方面,离世方式和行业内卷带来“结局不太好”的感觉。


数据可见,吴孟达、廖启智、许绍雄等多位以癌症离世,翁美玲、陈宝莲等以自杀离世,张国荣因抑郁症离世,这些离世方式背后,是港片黄金时代的“疯狂内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野蛮生长”,武侠、警匪等类型大量涌现,TVB训练班、袁家班、成家班等提供艺人资源,影片数量疯狂增长(1992年超200部),明星为票房拼打,黑社会介入,导致艺人身心透支。许多配角为生计“多接多拍”,即使生病也强撑,长期积累下疾病难治愈。


当黄金时代落幕,这些演员的身心健康代价被揭露,成为“后遗症”的体现。



三、行业现状:黄金时代后的陌生感


如今香港演艺圈,电视剧TVB风头不再,电影领域新片票房惨淡,仅刘德华等少数影星能活跃于内地,昔日黄金配角后继无人,行业面临“陌生”感。


部分港星为求生放下姿态(如苑琼丹直播带货、江华扮角色),行业资金难题(如金像奖资金危机)暴露困境。老一代演员老去,新一代尚未崛起,香港电影陷入消沉,未来与发展都面临挑战。



四、思考:时代的遗憾与未来


港片黄金时代的辉煌,背后是演员们的生命付出与行业内卷的代价。如今老戏骨离世,既是对黄金时代的怀念,也是对行业现状的反思。香港电影若想重振,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创作模式与艺人权益,避免重蹈“后遗症”覆辙。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1-10 17
    港片老戏骨离世好遗憾呀,看着它们的经典作品,再想想现在的港片,确实有点不一样,希望新香港电影能崛起!
  • 网友9 2025-11-10 17
    从影视文化角度分析,港片黄金时代的艺术风格与产业模式,导致后辈演员身心压力,这是文化产业的代价,值得深入研究
  • 网友8 2025-11-10 17
    港片黄金时代的“后遗症”具体指什么呢?老戏骨离世和行业有什么联系?
  • 网友7 2025-11-10 17
    当年看港片多过瘾,现在这些老戏骨一个个走,港片辉煌时期好像成了过去式
  • 网友6 2025-11-10 17
    老戏骨离世,港片黄金时代的印记渐行渐远,行业发展确实需要调整方向,不然难有新活力
  • 网友5 2025-11-10 17
    港片黄金时代“野蛮生长”,现在“后遗症”显现,老戏骨们一个接一个“告别”,感觉像片场“大逃杀”?
  • 网友4 2025-11-10 17
    虽然老戏骨离世让人难过,但香港电影也有它的历史,我们要珍惜这些作品,同时支持新片
  • 网友3 2025-11-10 17
    从行业生态看,港片黄金时代的创作模式与艺人保障确实存在不足,老戏骨离世反映行业深层问题,需要反思
  • 网友2 2025-11-10 17
    港片黄金时代的企业家气,现在好像没以前了,这些老戏骨走了,港片要怎么继续发展呀?
  • 网友1 2025-11-10 17
    这让人想起过去港片的黄金年代,现在很多老戏骨都走了,感觉香港电影没以前有活力了
查看“香港老戏骨接连离世,港片黄金时代的“后遗症”仍在延续”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