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链’与‘炼’看工程师红利:工程师队伍扩容的底层逻辑

2025年8月25日

2000 - 2020年我国工程师总量增长显现“工程师红利”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工程师总量从约520万人增长至约1770万人,增幅显著。


从“链”看培养支撑



  • 教育链与人才链贯通:成立32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推进前沿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为工程师培养筑牢教育根基。

  • 产业链与创新链贯通:校企协同订单式培养,实现产学研用结合,让工程师直接对接产业需求。


从“炼”看实践淬炼



  • 一线实践锤炼本领:“江海号”等重大工程项目等火热场景,成为工程师“真刀真枪”成长课堂。

  • 新兴领域攻克难题:未来产业、新兴战略产业中攻克技术难题,为工程师提供广阔发光舞台。


更深层面:体制机制改革支撑


“链”与“炼”折射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步伐,为工程师成长提供制度保障。长远看,我国高层次工程师缺口仍存,需持续厚植成长沃土,壮大卓越工程师队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5日 11 版)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5 16
    现在工程师培养模式越来越专业,实践和理论结合,以后就业竞争可能更激烈,但机会也更多。
  • 网友9 2025-08-25 16
    工程师红利不仅是人数增加,更是技术力量的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这种培养方式能培养出有责任感的人才。
  • 网友8 2025-08-25 16
    工程师能做这么大的项目,感觉很厉害,以后我也想成为工程师,做有用的事情。
  • 网友7 2025-08-25 16
    教育链和人才链贯通,说明教育改革方向对了,以后的学生能有更好的培养方案,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工程师。
  • 网友6 2025-08-25 16
    我们公司招工程师越来越看重实践经验和培养背景,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的工程师,对企业发展很有利。
  • 网友5 2025-08-25 16
    原来工程师队伍增长还跟“链”和“炼”有关,学术和产业结合,实践锻炼,这让我了解到科技人才培养的多样方式,以前觉得只看重理论研究,现在才知道实践也很重要。
  • 网友4 2025-08-25 16
    我们专业有这样的培养模式,能接触真实项目,比单纯理论课程实在,以后找工作更有竞争力。
  • 网友3 2025-08-25 16
    我从业这几十年,看到工程师队伍越来越大,如今培养机制越来越健全,从学校到企业的全流程培养,让我们工程师成长空间更大了,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 网友2 2025-08-25 16
    现在教育越来越重视实践,像这种校企结合培养方式我们学校也推行了,以后毕业能到一线做项目,感觉很有前景。
  • 网友1 2025-08-25 16
    这让我们年轻人那时候没赶上好时机,现在年轻人有更多机会了,培养方式也科学,希望以后更多年轻人能成为工程师,为国家做贡献。
查看“从‘链’与‘炼’看工程师红利:工程师队伍扩容的底层逻辑”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