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浙江生态发展样本观察

2025年8月11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余村新绿绽放,西溪晨雾飘渺……二十年,浙江用“绿色修辞”将山水田林湖草沙写进发展底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景。从矿山修复到湿地保护,从梯田复绿到山林生态,浙江用具体实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两山论”从石矿村庄起步——曾经尘土飞扬的石矿,如今成为“绿色样板村”,关停矿厂、复绿山体,安吉余村将生态理念刻进土地。二十年间,森林覆盖率回升至82%,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石碑成为精神地标,带动周边乡村转变。

文化角度,良渚山脚下的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采石宕口蜕变为“文化绿谷”,矿坑复绿、溪流重生,收藏中华文明“版本之根”,记录浙江生态样本。

水资源方面,西溪湿地从湖体萎缩到新生——引水、截污、清淤,如今成为“湿地绿肺”,水道交错、生态繁盛,成为生态典范。

海洋经济,宁波象山修复海岸线,保护海洋生态,发展“海上牧场”,海洋生态与蓝色经济双赢,实现“蓝绿”协同。

梯田生态,丽水云和修复梯田,从“九山半水半分田”到国家级湿地公园,旅游消费增长,梯田成为产业支撑,实现生态与经济共生。

森林与竹产业,浙江森林覆盖率达61.36%,林下经济、竹林“碳票”管理,林农增收,生态与经济双向收益。

生物多样性,德清朱鹮栖息地建设,人工繁育增长,生态红利转化为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

湿地与城市,温州三垟湿地从“烂泥塘”到国际湿地城市,重塑生态后百姓乐游,展现城市生态共建。

总结:从山林到田野,从滩涂到城市,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浙江生态实践为全国提供样本,书写“人地和鸣”的时代新篇。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11 20
    希望全国都能学习浙江经验,把生态做好,这样大家的生活环境都会变好。
  • 网友9 2025-08-11 20
    浙江这么多生态景点,我下次去一定要去余村看看‘两山论’石碑,感觉好有意义!
  • 网友8 2025-08-11 20
    中国的生态实践让人鼓舞,浙江的例子说明,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未来更美好的。
  • 网友7 2025-08-11 20
    浙江的生态举措很务实,从具体村落到城市湿地,层层推进,效果很明显。
  • 网友6 2025-08-11 20
    支持浙江的做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家园,这样做很对。
  • 网友5 2025-08-11 20
    看了报道觉得浙江真的变美了,以前可能没想到生态保护能和经济发展结合得这么好。
  • 网友4 2025-08-11 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确实有效,浙江通过生态修复推动了经济和生态双增长,很值得研究。
  • 网友3 2025-08-11 20
    哇,浙江这么多美的地方,生态保护得这么好,以后放假能去好多好地方打卡了!
  • 网友2 2025-08-11 20
    浙江的生态实践很科学,从理念到具体措施都很系统,值得其他地方学习。
  • 网友1 2025-08-11 20
    这个报道很棒,浙江的生态变化我看了很感动,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以后我们后代有福了。
查看“活力中国·浙江生态发展样本观察”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