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轰炸》:历史与艺术的震撼之迹

(图片来自网络)
一尊创作于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雕塑泥稿《轰炸》,其塑痕为何能被世界铭记?这尊保留着煤灰痕迹的雕塑,何以成为人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青铜备忘录?下面带您解读这尊震撼世人的雕塑故事。
这尊雕塑是江苏籍著名雕塑家滑田友的作品,诞生于巴黎地下室的民族悲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点,它一次次“相遇”,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直接表达战争主题的杰作之一,它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控诉。
雕塑《轰炸》由滑田友创作,诞生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作品中,一位母亲怀抱婴儿、手牵幼子、奋力前冲,身体前倾形成不稳定三角形,母亲脊梁与孩童身体构成强烈对比,强化视觉张力。这组泥稿埋藏在巴黎地下室煤堆下,历经战火后,1946年展出,震动世界,被法国教育部收购并珍藏。
雕塑《轰炸》的创作背景充满故事:滑田友1937年远在巴黎留学时,听闻南京沦陷、同胞被屠戮的消息,满腔悲愤化作刻刀,将难民奔逃场景融入泥坯。1939年二战爆发,他埋藏作品于地下室,战火淬炼后,1946年雕塑展出,其艺术成就和对战争无声控诉引起法国观众共鸣,成为人类和平警示的艺术证言。
滑田友的爱国情怀与艺术追求贯穿一生。他创作《轰炸》外,还创作多件抗战主题作品,在法国组织义卖展览资助祖国,回国后任教育界职务并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其作品《轰炸》2017年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历史见证。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认为,《轰炸》与纪念馆新雕塑传递共同精神:母爱伟大,象征祖国,面对灾难坚守精神。幸存者与民众在雕塑前表达缅怀与和平祈愿,彰显作品历史与艺术价值。
通过这尊雕塑,我们见证了历史伤痛与艺术力量,更体会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是时代的记忆与警示。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13日:美媒发声:买中国货利国安 贸易保护受质疑
- 2025年9月13日:走进民企看“质”变|民企硬核科技迈向全球:高端医疗与工业软件发展
- 2025年9月13日:奇瑞威麟以“油电平权”挑战全球皮卡产业规则
- 2025年9月13日:前谷歌X团队成立AI原生影视工作室 拟冲击戛纳电影节
- 2025年9月1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有条件批准L3级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
- 2025年9月13日:马斯克公开力挺AMD:中小型AI模型领域表现获认可
- 2025年9月13日:苹果A19 Pro刷新苹果A系列芯片单核GeekBench跑分纪录
- 2025年9月13日:「创新场景50」年度最佳AI应用场景TOP 15榜单重磅发布
- 2025年9月13日:2025年全国主流媒体看常州:机器人之城崛起,全场景智造进阶
- 2025年9月13日:L3级车型迎来政策利好 工信部等八部门发文推动辅助驾驶
- 2025年9月13日:乃万知三当三风波升级,针对李嘉格惹众怒,三大社媒评论区被网友骂惨
- 2025年9月13日:新华社权威速览|“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六方面显成效亮成绩单
- 2025年9月13日:更牢更实更足更稳更亮 乡村振兴成绩单展现发展成效
- 2025年9月13日:因地制宜 推动城市文脉赓续实践
- 2025年9月13日:共赴光影之约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成都举行
- 2025年9月13日:以人民之心为心 以天下之利为利 ——中国展现和平发展担当
- 2025年9月13日:以长江为笔续写人文经济学 湖北文化艺术季展文化新气象
- 2025年9月13日:8.8%高增速!政策合力显效 金融实体经济支撑更稳
- 2025年9月13日:影视带你看成都:街头故事里的烟火与风华
- 2025年9月13日:金熊猫奖:从惊艳到经典的光影文化之旅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