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推动城市文脉赓续实践

2025年9月13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因地制宜 推动城市文脉赓续实践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在中国大地上,690多座城市星罗棋布、各具特色。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与自然景观,赓续城市文脉需结合当地实际,采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方式,这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



案例一:淄博博山工业遗存活化



  • 淄博博山曾因陶琉文化闻名,博山陶瓷厂旧址经过改造,保留13座古圆窑与古建筑群,将废弃厂房改造成陶琉文化体验综合体。

  • 遵循“修旧如旧、应保尽保”原则,复原青石板路,保留工业文化基因,同时引入咖啡馆、艺术馆等休闲空间,吸引商户与人才入驻。

  • 改造后成为文旅新名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实现文脉赓续与产业融合。



案例二:北京亮马河生态与空间重构



  • 亮马河过去为脏乱污河道,通过六大工程(岸线整治、桥梁改造等)实现生态修复与空间重构。

  • 贯通滨水绿道,实现旅游通航,打造“1河2湖24桥18景”国际风情水岸,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

  • 带动周边商业繁荣,实现“水安全→水生态→水生活→水经济”多维目标,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专家与学者认为,赓续城市文脉需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通过活化历史遗存、重构空间文化,可让城市文脉“活起来”,增强城市文化内涵与核心竞争力。



展望未来,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保护城市独特文脉,让城市留住记忆、人们记住乡愁,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必然要求。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3 15
    孩子们能在这接触传统文化,对城市文脉传承很重要,希望更多地方这样做。
  • 网友9 2025-09-13 15
    把旧厂房改造成文化空间很厉害,能吸引年轻人参与,文化传承有新方式。
  • 网友8 2025-09-13 15
    需要平衡保护与开发,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要考虑长期文化价值。
  • 网友7 2025-09-13 15
    这样的做法能传承历史,让城市更有韵味,国家政策好,应该继续推进。
  • 网友6 2025-09-13 15
    过去河道脏,现在干净了,还能玩, thankful。
  • 网友5 2025-09-13 15
    亮马河改造后确实漂亮多了,现在能散步休闲,生活品质提升。
  • 网友4 2025-09-13 15
    文脉赓续需要传统与现代结合,这些案例体现了空间活化的路径,值得借鉴。
  • 网友3 2025-09-13 15
    淄博那个改造太酷了,古窑改咖啡馆,感觉很有创意,下次去打卡。
  • 网友2 2025-09-13 15
    因地制宜的做法很对,既保护历史又发展经济,应该多推广这样的模式。
  • 网友1 2025-09-13 15
    这很好,能保留老地方,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都在这,现在能看到新的利用,很开心。
查看“因地制宜 推动城市文脉赓续实践”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