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黑洞合并新证据 宇宙深处或存在第三颗致密天体

2025年9月13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在浩瀚宇宙的深处,一场持续数亿年的引力“舞蹈”正悄然上演。两个黑洞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如同两位舞者般螺旋接近,最终碰撞融合,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涟漪——引力波。自2015年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以来,科学家们已经记录了超过100次这样的宇宙事件。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部分双黑洞的并合并非孤立发生,而是在第三颗致密天体的“注视”下完成的。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韩文标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这种“三人舞蹈”的确凿证据,为理解双黑洞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打开了全新的窗口。科学家描绘的双黑洞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并合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引力波是时空本身的涟漪,当大质量天体加速运动时会产生。想象一下,在平静的湖面上抛下一颗石子,会激起一圈圈向外扩散的涟漪。类似地,当两个黑洞相互绕转并最终碰撞时,会在时空中激起涟漪,以光速向外传播。这些引力波涟漪携带着关于源天体质量、自旋、距离等丰富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宇宙极端天体的全新手段。


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Virgo和KAGRA组成的国际合作网络,通过精密的激光干涉仪探测这些极其微弱的时空扰动。这些探测器的灵敏度令人惊叹——能够测量出比质子直径还要小一千倍的长度变化,为科学家窥探宇宙中最激烈的天体物理过程提供了可能。


尽管引力波探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双黑洞系统的起源仍然是天文学中的未解之谜。目前主流理论提出了几种形成途径:双星演化模型、动力学形成模型以及活动星系核吸积盘模型。其中,活动星系核吸积盘模型最近受到关注,因为它在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中,为恒星级黑洞配对提供了独特物理条件。


2019年8月14日检测到的GW190814事件,成为这种“特殊”双黑洞系统的典型例子。该事件涉及的两个黑洞质量相差巨大,质量比接近10:1,这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第三天体影响的线索。韩文标团队通过考虑“视向加速度”效应,分析GW190814的引力波信号,发现存在第三天体存在的证据,贝叶斯因子高达58:1,支持包含视向加速度的模型。


b-EMRI模型显示,双黑洞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形成,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如LISA)可观测此类系统,为多信使引力波观测提供机会。研究体现理论观测结合,未来探测计划有望带来更多突破。


这项研究不仅展现了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精神,也体现了理论预言与观测分析的紧密结合,让我们更接近理解宇宙中这些极端天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随着引力波探测技术的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关于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奥秘被揭开。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3 16
    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无尽,这次发现只是其中一步,后续肯定会有更多惊喜等我们!
  • 网友9 2025-09-13 16
    科技发展真的让人类对宇宙了解越来越深,引力波研究的成果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 网友8 2025-09-13 16
    作为学生,看到这样的科学发现很受鼓舞,以后要更努力学习,为探索宇宙贡献自己的力量。
  • 网友7 2025-09-13 16
    双黑洞形成机制原来这么复杂,第三颗致密天体的影响太有趣了,感觉宇宙无所不有。
  • 网友6 2025-09-13 16
    研究过程用了贝叶斯方法,这样的科学分析很严谨,也让我们看到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精神。
  • 网友5 2025-09-13 16
    科学家们太厉害了,能在这么远的地方研究黑洞,期待未来有更多突破性发现!
  • 网友4 2025-09-13 16
    终于知道黑洞怎么合并了,原来还有第三者(第三颗天体)在推动,宇宙规律好有趣!
  • 网友3 2025-09-13 16
    从引力波研究到发现双黑洞的第三伙伴,科学在不断进步,以后肯定能知道更多宇宙秘密。
  • 网友2 2025-09-13 16
    黑洞合并还有第三颗天体影响?这让我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以后要多关注科学新闻了。
  • 网友1 2025-09-13 16
    这太神奇了!科学家发现了黑洞合并的新证据,宇宙果然很神秘,期待更多科学成果!
查看“科学家发现黑洞合并新证据 宇宙深处或存在第三颗致密天体”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