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2025年9月1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人工智能案件审理情况,并通报8起典型案例,强调应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长新表示,涉人工智能案件呈增长趋势,纠纷类型复杂多元,涵盖著作权权属、侵权,网络侵权责任,网络服务合同等案由。这些司法裁判不仅解决个案纠纷,更承载着对科技伦理、创新激励与权益保护进行平衡的价值引导功能,深刻影响着技术发展方向与社会伦理规范的形成。


法院强调,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要以规则之治引导人工智能向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法院应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尊重创新主体的智力投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以下是典型案例:



  • 案例一(AI生成图像著作权):法院探索认定,人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若符合作品定义(具有“智力成果”和“独创性”),则应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案例中,原告使用AI生成图片并发布,被告未经许可使用且去除署名水印,法院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署名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判令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 案例二(虚拟数字人著作权):法院认定虚拟数字人形象若具有独创性(如线条、色彩与形象设计的独特美学选择),可认定为美术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案例中,被告擅自销售虚拟数字人模型,法院认定侵权,判令赔偿经济损失。


这些案例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虚拟数字人的司法审查提供了制度适应与规则回应的实践范式,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意义,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0 15
    这样的举措能促进AI健康发展,是好事
  • 网友9 2025-09-10 15
    司法保护创新,很正能量,鼓励科技发展
  • 网友8 2025-09-10 15
    希望更多案例,让AI领域更规范
  • 网友7 2025-09-10 15
    支持法院这样做,保护创新成果,社会进步需要
  • 网友6 2025-09-10 15
    这些案例很具体,能帮助大家了解AI法律保护
  • 网友5 2025-09-10 15
    司法对新技术保护很及时,让科技发展更有序
  • 网友4 2025-09-10 15
    为AI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很好,有利于科技进步
  • 网友3 2025-09-10 15
    了解这些案例,知道AI使用有边界,很实用
  • 网友2 2025-09-10 15
    这对企业很重要,保护知识产权,创新才有动力
  • 网友1 2025-09-10 15
    法院加大AI保护力度,用AI更放心,法律法规完善了
查看“北京互联网法院: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