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创新高度 决战‘十四五’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年9月14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里谋划落子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这条主线,始终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故事,每天都在这片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这项历史性工程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奋力打开新天地,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区域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三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展优势、各显其能、相互赋能,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强化政策支持、设施联通、产业协作,京津冀广大干部群众以“满格”状态实干奋斗、决战决胜“十四五”,处处呈现协同发展崭新气象。

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各显其长、各展其能

  • 北京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在减量发展的同时质量更优——作为京津冀的“一核”,北京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解决“大城市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疏为进、以舍谋得,推动首都发展深刻转型,以“一核”强力驱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 天津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在唱好京津“双城记”上呈现新气象——不断完善市场化引进资源合作机制,建立高频高效“握手”通道,天津全方位深化与国家部委、央企等合作,一批央企在津布局,一批高质量项目落户天津。
  • 河北用“接得住”实现“升级跳”,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找准在协同大局中的定位坐标,河北持续发挥环京津地缘优势,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宝贵机遇,燕赵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 天津武清区京清汽车产业园,三地联合供应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类中关村”产业生态,搭建“一站式”产业服务体系,促进链群融合。
  • 河北保定满城京车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带动周边企业配套。
  • 中关村在京津冀区域创新,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跨省域线路,三地轨道交通快速互联互通。
  • 京津冀定制快巴缓解通勤压力,铁路和高速公路互联互通,交通圈基本形成。
  • 社保卡实现跨地一卡通,44项人社服务“一卡通办”等便民措施。
  •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教育、医疗等资源共享。
  • 三地联防联治,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4 10
    这样的发展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 网友9 2025-09-14 10
    看到三地协同的一体化,很有希望
  • 网友8 2025-09-14 10
    希望能继续推进协同发展,让更多人受益
  • 网友7 2025-09-14 10
    京津冀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很自豪
  • 网友6 2025-09-14 10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 网友5 2025-09-14 10
    协同发展让三地都受益,很和谐
  • 网友4 2025-09-14 10
    交通、产业都变好,生活质量提高了
  • 网友3 2025-09-14 10
    从这里的发展可以看到国家的规划能力,很佩服
  • 网友2 2025-09-14 10
    国家区域协同发展很给力,未来更期待
  • 网友1 2025-09-14 10
    感受到京津冀发展带来的方便,生活越来越舒适了
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创新高度 决战‘十四五’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