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GPU预测未来10天天气,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模速空间接力孵化企业

2025年9月17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在徐汇滨江,有两座科技地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前者是我国国际级人工智能新型科研机构,开展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后者是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也是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当这两家机构接力孵化企业,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立的第一家企业相风科技入驻“模速空间”,并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这家公司在实验室研发的“风乌”气象预报大模型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AI+气象”服务产品,已应用于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企业。“公司创业团队与实验室科研团队紧密合作,要把实验室的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相风科技首席执行官张伟说。

随着大模型的兴起,气象行业迎来变革。2023年底,“人工智能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方发布的“风乌”大模型,只需30秒,即可生成未来10天全球高精度的核心大气变量预报结果,在效率上大幅优于传统的数值预报模型;去年3月,技术迭代后发布的“风乌GHR”模型,预报分辨率提升至10公里级,有效预报时间延长至11.25天,均创造气象行业世界纪录。

在实战中,“风乌”大模型表现出色:去年上海遭遇75年来最强台风“贝碧嘉”,“风乌”比当时最好的传统物理气象模型提前3天做出精准预测;今年8月,香港天文台利用“风乌GHR”提前一周预测出多场暴雨。张伟在深度了解“风乌”后,发现了“AI+气象”蕴含的商机。“过去气象数值预测需要超算集群,成本非常高。”张伟表示,“有了AI大模型后,一块GPU卡就能完成未来10天的气象预测,算力成本是原来的1/2000。”这意味着,初创公司依托“风乌”大模型,用较低成本就能开发商业气象产品,为新能源、航运等行业提供服务。

张伟的创业想法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改革探索契合。实验室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方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验室通过“连接器、放大器、加速器”功能,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已打通科研成果到产业化的路径。转化企业采用实验室与创业团队合作的模式,兼顾科研与商业利益,体现多元化人才机制。实验室为科研人员设“三梯合一”发展通道,助力成果转化。

相风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后入驻“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该社区集聚约200家产业链企业,提供算力、应用场景等服务。相风科技“风乌”产品已应用于电力行业,助力提升光伏、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还在孵化“AI+清洁能源”等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未来将孵化更多企业,打通创新链,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7 08
    以后不用等天气预报了,一块GPU就能知道未来天气,科技改变生活真好!
  • 网友9 2025-09-17 08
    传统气象方法和新科技如何结合呢?希望这两者能优势互补。
  • 网友8 2025-09-17 08
    想知道大模型是怎么训练出这么准的预报结果的,这个技术很有趣。
  • 网友7 2025-09-17 08
    如果能把AI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对孩子的未来学习有帮助,很期待。
  • 网友6 2025-09-17 08
    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模速空间这种孵化模式点赞,有机会也想了解相关项目。
  • 网友5 2025-09-17 08
    希望这种科技创新能惠及更多普通民众,让生活更加便捷。
  • 网友4 2025-09-17 08
    这项大模型技术推动了气象预报的精度和效率,对行业变革很有意义,值得肯定。
  • 网友3 2025-09-17 08
    一块GPU就能预测未来10天天气,感觉像科幻电影里的,现在真成现实了!
  • 网友2 2025-09-17 08
    科技发展真快,希望这样的成果能应用到更多生活领域,方便老百姓。
  • 网友1 2025-09-17 08
    这对未来气象服务发展很重要,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厉害了!
查看“一块GPU预测未来10天天气,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模速空间接力孵化企业”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