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放弃国外先进实验环境?他回答:“因为我是中国人” |抗战回响

2025年8月3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童第周(1902-1979)是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在抗战烽火岁月,他毅然拒绝国外先进科研条件,选择回国投身科研与教育事业,凭借坚韧意志培养出众多生物学人才。其开创性研究为中国胚胎学领域筑牢坚实基础,更打破了当时国际技术垄断。

1941年,39岁的童第周受聘为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当时同济大学迁至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童第周借助借来的干电池、煤油灯,以酒杯代替培养皿,利用窗台阳光开展实验,还花费所有积蓄购置了一台德国产旧显微镜,在李庄开启了中国人最早的克隆技术研究。尽管科研条件简陋,童第周依旧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

在李庄时期,童第周教授与夫人叶毓芬(同济附中教师,是其得力助手)共事,二人被誉为中国生物学界“居里夫妇”。当访学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来同济时,他惊讶于在条件如此艰难的地方竟诞生如此成果,便询问童第周:“在布鲁塞尔有那样先进的实验室,你为何一定要到这样偏僻的山村进行实验呢?”童第周坚定回答:“因为我是中国人。”(同济大学校史馆供图)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30 15
    科学家的事迹看出当时艰苦,但也体现精神力量。
  • 网友9 2025-08-30 15
    太正能量,精神应该更多人了解,为国家做的事值得。
  • 网友8 2025-08-30 15
    从历史看,这种科研精神珍贵,要记录学习。
  • 网友7 2025-08-30 15
    很感动,这种情怀现在也重要,要传承。
  • 网友6 2025-08-30 15
    民族精神很震撼,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这类人物。
  • 网友5 2025-08-30 15
    这故事说明爱国很重要,科学家为祖国付出很多。
  • 网友4 2025-08-30 15
    他说“我是中国人”是因为要为国家做事,好厉害。
  • 网友3 2025-08-30 15
    原来有这样的人,很有教育意义,要宣传类似事迹。
  • 网友2 2025-08-30 15
    这种爱国精神值得学习,为这种科学家点赞。
  • 网友1 2025-08-30 15
    这位科学家太让人敬佩,为国家放弃了那么多,现在想起还感动。
查看“为何放弃国外先进实验环境?他回答:“因为我是中国人” |抗战回响”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