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白露 | 蒹葭苍苍露凝白,雁归岭南柚飘香

2025年9月7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文化中国行·白露 | 蒹葭苍苍露凝白,雁归岭南柚飘香


文化中国行·白露 | 蒹葭苍苍露凝白,雁归岭南柚飘香


(来源:视频综合)


当《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随秋风拂过岭南,白露节气已悄然入序。这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仲秋的序引,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


在广东清远英德市北江段,渔舟、飞鸟、古塔与山水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光画卷,展现出白露时节的自然之美。
南方拍客 徐慧敏 摄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每到夜幕时分,水汽遇凉凝露,挂于草叶间,晨光初照时,露水折射出细碎莹润的光,宛如大地缀满碎玉。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得名“白露”。


在广东韶关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斑喙凤蝶(中国唯一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若隐若现,展现出生态保护的成果。
图源:广东省林业局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秋凉初显时,鸿雁辞北,逐风南渡;二候玄鸟归,燕子离野,寻暖栖檐,静待冬藏;三候群鸟养羞,百鸟察时,啄收野果,储食备寒。


在广东珠海唐家湾海域岩石上,成群的鸟儿在休息,尽显三候中的自然生态。
南方+记者 周家侨 摄


“白露定禾苗,秋分定禾标”。此时晚造作物长势迅猛,农人忙着为作物施肥,助力作物茁壮成长。且广东此季风雨颇繁,民间唤作“白露水”,虽为降雨,却为作物生长添了润泽。


在广东韶关一处稻田中,农户正在施肥,展现农业劳作场景。
南方+记者 邓瑞庭 摄


“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此时节岭南丰饶温润,秋实累累——柚子应时上市,成为应季水果C位。广东柚子果大肉甜、远近驰名,产量居全国前列。


广东梅县金柚饱满圆润,金黄果皮透着微粉,果肉粉嫩晶莹。
图源:南方农村报


民俗美食丰富:广东螃蟹肉满膏稠,啖之鲜醇;鳗鱼脂肥鲜嫩,烹之味沁心脾;潮州六亩村的杨桃栽植史超200年,皮薄如蝉翼,咬之脆滑多汁;潮州东凤镇的芡实田满眼碧绿,所产芡实誉称“水中人参”,食之软糯清润……


广东佛山顺德鳗鱼沿着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全球产业链“游”向世界。
图源:顺德发布


白露品茗有雅趣:广东清远等地采此节新茶为“白露茶”,应“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之谚,其味甘醇清冽、香气独特,深得老茶客青睐。


广东清远的英德红茶正致力于打造百亿级农业产业。
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


白露雅集绽芳华: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即将登场,荟萃中外精品佳作,云集国内文艺大咖,包含超100场精品演出、18场艺术展览、150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首部以“莞香”为题材的粤剧《最是女儿香》在广州大剧院首演。
南方+记者 徐子茗 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已至,中秋将近。节气流转里,白露从不是个简单节点——它是夏与秋的信物,更是中国人望月怀乡、顺时惜物的哲思。愿我们在这清露凝枝、稻香满仓的日子里,既能收获生活的硕果,也能寻得内心的宁静。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07 12
    从文化、生态、农业等多方面展现白露,报道结构合理,体现中华文化底蕴,文化传播好方式。
  • 网友9 2025-09-07 12
    白露时节农人给作物施肥,和报道一致,节气和农事结合紧密,老规矩管用。
  • 网友8 2025-09-07 12
    白露时节文艺活动好有氛围,艺术节、粤剧,感觉文化热起来了,雅集很适合感受传统。
  • 网友7 2025-09-07 12
    白露文化内涵丰富,从诗词到习俗,报道结合传统和当下,要更多人了解节气文化。
  • 网友6 2025-09-07 12
    白露是哪个节气呀?听说有露水,现在户外能看见露珠吗?好想了解!
  • 网友5 2025-09-07 12
    报道里农业和产业结合,柚子、鳗鱼这些对经济和生态有帮助,文化带动发展有启发。
  • 网友4 2025-09-07 12
    哎,白露了就想喝白露茶?这茶闻着香,等于给味蕾来秋日特供,哈哈!
  • 网友3 2025-09-07 12
    白露作为节气,承载传统文化,报道把自然、生态、民俗结合,文化深度值得推广。
  • 网友2 2025-09-07 12
    白露文化好有趣,蝴蝶保护、水果这些,感觉和自然好亲近,下次去岭南能亲自感受,太期待了!
  • 网友1 2025-09-07 12
    这白露节气真有意思,秋意渐浓露水多,老辈讲究顺时养生,看着报道又回忆起往事,好亲切。
查看“文化中国行·白露 | 蒹葭苍苍露凝白,雁归岭南柚飘香”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